夏至前后,北京天气持续高温,但天气变化无常,时冷时热,我们都感到了很多不适症状,主要表现为乏力,困倦,头晕,纳差,胸闷心烦,失眠等等,这就是中医六气(风、寒、暑、湿、燥、火)中“暑湿”当令所导致的人体的不适。
一、暑伏的概念及时令特点
目前时令将很快进入农历六月,古人称之为长夏,长夏基本上相当于古人所说的三伏天,“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所谓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大致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农历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为二十天,则共有四十天。据北京气象台气象资料显示,北京地区全年以7月中旬~8月中旬,即在三伏天时段,气温最高、降雨量最大、湿度最大(76%)、最低风速(1.5米/秒)、气压最低。这段时期,中医称之为暑湿当令。
中医认为,暑在夏至之后、立秋之前当令,暑气过则为暑邪,具有炎热、升散、开泄特性,易耗气伤阴、扰乱心神,另外,中医还认为 长夏暑必夹湿,湿邪具有重浊、粘滞、弥漫的特点,而在三伏长夏时令,天暑下迫,地湿上蒸,暑湿相合,合称之为暑湿邪气,因此,这一时期的外感病证,即中医的暑病,多具有暑湿相合的病证特点。 现代医学认为,正常情况下人体产热需要与散热达成平衡,人体主要通过辐射、蒸发、对流、传导四种方式进行散热。暑季气温高于25℃,尤其当气温超过32度时,辐射散热将显著减少,人体反而被迫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此时汗液的蒸发成为人体的主要散热方式,而暑季空气湿度又常大于60%,为76%左右,这将导致汗液蒸发显著减少,尤其当空气湿度达到90%时,汗液蒸发会完全停止,同时,当所处的环境无风,空气流速明显下降时,传导途径的散热也将大为减少,这就导致人体体温调节障碍,暑季易发生中暑。
二、阳暑病特点和防治
室外高温环境下长期作业、强体力劳动者;室温较高和通风不良的环境中的年老体弱、肥胖者最容易发生中暑。中医将之称之为阳暑。即明代张景岳所言的“暑月受热者”(“凡以盛暑烈日之时,或于长途,或于田野,不辞劳苦,以致热毒伤阴,而病为头痛烦躁,肌体大热,大渴大汗,脉浮气喘,或无气以动等证”)。
最主要的表现为热痉挛和热衰竭:
1、中枢神经系统
高温影响神经细胞代谢,引起细胞死亡,导致头痛、头晕、烦躁不安、嗜睡、昏迷等。中医认为是暑邪内犯心营,扰动心神。
2、心血管系统
皮肤血管扩张,心排出量增加,心脏做功增加,心肌缺血,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3、呼吸系统
机体为增加散热增快呼吸频率,持续不解可引起呼吸性碱中毒。中医认为是暑热伤肺,
4、水和电解质代谢障碍
高温时大量出汗引起水及电解质丢失,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严重钠可导致肌肉痉挛。中医讲暑热伤津,气随津泄,津液亏虚,导致大汗、乏力、口渴。甚至引起抽搐、痉挛。
5、肾脏
大量出汗导致体内脱水,肾脏灌注不足,尿液浓缩,可见尿少尿黄。中医讲暑热伤津,心火下移小肠,出现小便短赤。
6、消化系统
由于体表血管扩张,血流重新分布,胃肠道血流灌注不足,蠕动能力下降,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及抗菌能力下降,易出现食欲差、腹泻、腹胀等。中医认为脾主长夏,湿邪容易困阻脾胃,脾脏运化无力出现纳差、呕恶、便溏、腹胀。
8、肌肉
高温引起横纹肌缺氧、溶解,出现肌肉酸痛。中医讲脾主肌肉,暑湿侵袭,阻碍气机,湿性重浊,故四肢酸楚困重。
针对阳暑,中医认为应当清暑、化湿、滋补合用,清暑指的是清解暑热,清利心火,化指的是运化脾胃,脾主长夏,为太阴湿土,湿邪乘脾,应当运化脾湿,暑湿伤及人体气津,应适当的益气生津。
防暑方药推荐:
成人防暑清热饮
【处方】 藿香3g 菊花3g 白茅根3g薄荷2g乌梅1枚。
【功用】 芳香化湿,清热生津。
【适用人群】 高温、高热环境中工作或生活人群。
【服用方法】 将上5味药放入杯中,加350~450 mL开水,加盖闷泡30分钟。代茶饮。每日1剂可供3~5人服用。
儿童防暑饮
【处方】 藿香2g 荷叶2g 白茅根5g 生山楂2g。
【功用】 芳香化湿,清热生津。
【适用人群】 14岁以下儿童。
【服用方法】 将上4味药放入杯中,加500mL开水,加盖闷泡30分钟。代茶饮。供3~5人服用。
防暑药膳推荐:
清凉绿豆汤:绿豆30g,芦根9g,生甘草3g。将芦根、甘草2味药用纱布包好,加水适量与绿豆同煮5~10分钟。去药包。冷热饮均可。
清热解暑二豆薏米粥:赤小豆、绿豆、薏米、大米适量。煮粥,冷、热食用均可。
清热解暑凉拌菜:鲜马齿苋、鲜鱼腥草、鲜穿心莲、鲜紫背天葵、鲜苏叶、鲜薄荷等任选一种,洗净,开水焯后,凉拌食用。
二、阴暑病特点和防治
随着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暑季加强了防暑降温措施的使用,阳暑已经明显减少,但一方面空调逐渐普及,另一方面夏天冷饮,包括冰镇啤酒、冰激凌等等逐渐成为暑季餐桌上的常客,这些容易导致明代名医张景岳所讲的“因暑而受寒者”的“阴暑病”更为多见。阴暑病实际上是暑季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即“凡人之畏暑贪凉,不避寒气,则或于深堂大厦,或于风地树阴,或以乍热乍寒之时,不谨衣被。以致寒邪袭于肌表,而病为发热头痛,无汗恶寒,身形拘急,肢体酸痛等证。此以暑月受寒,故名阴暑,即伤寒也。”;“又有不慎口腹,过食生冷,以致寒凉伤脏,而为呕吐、泻痢、腹痛等证,此亦因暑受寒,但以寒邪在内,治宜温中为主,是亦阴暑之属也。”主要表现为空调病和胃肠型感冒。
空调病多见于内蕴湿热,外感风寒,治疗应当采用中医祛暑解表,清热化湿中药,临床常用的是新加香薷饮,或我院院内制剂祛暑饮。胃肠型感冒,主要是内伤饮食,外感风寒,主要采用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胶囊等。
阴暑病推荐方药
防暑和胃饮
【处方】 藿香3g 香薷3g 穿心莲3g 生姜2片。
【功用】 解表祛暑,调和肠胃。
【适用人群】 空调环境中工作或生活人群,平时贪凉饮冷过度的人群。
【服用方法】 生姜洗净切厚片,与其他3味药共放杯中,加350~450 mL开水,加盖闷泡30分钟。代茶饮。供3~5人服用。
四、关于三伏天的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治未病疗法,冬病指的是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容易加重的疾病,主要见于呼吸系统慢性咳痰喘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这些慢性咳痰喘疾病中医的主要病机是阳气不足,寒痰内伏,在夏天,上述疾病一般处于缓解期和稳定期。中医理论认为,在夏天阳气最盛的三伏天,此时人体阳气发泄,气血趋于体表,皮肤松弛、毛孔张开。顺应夏季天时阳旺阳升,人体阳气在夏季有随之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应用辛温发散的外用药物,借助温热刺激的药力,以鼓动激发阳气,天人合击,祛除寒邪,最易把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可以起到减轻这些病证冬天时发作症状,减少疾病发作次数,甚至治愈的效果。但对于阳热亢盛和阴虚内热的病人,如支气管扩张和肺结核等,则是禁忌症。
五、长夏养生防病要则
长夏的养生防病应当遵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1、慎起居:避开炎热、潮湿、阴寒之地。适量运动,适量出汗,该出汗时要出汗,有助于散热,祛除体内湿气,令阳气舒展,增强人体耐暑、抗病能力。
2、调饮食:清淡、营养、易消化。忌辛辣、油腻之品,辛辣助火,油腻助湿。
3、精神方面:情绪宜平稳,开朗,乐观向上,戒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