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09-25 01:11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和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输血、针刺和吸毒传播,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目前全球HCV感染人数约为1,6亿,每年造成25万人死亡。中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目前约有4000万丙型肝炎患者,人口中丙型肝炎感染率高达3.2%,每年有10多万新病例。

由于丙型肝炎的发病大多是隐匿的,几乎没有任何症状,因此不像乙型肝炎那样 "引人注目"。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2007年发起的一项关于丙型肝炎认识的调查显示,只有1%的人对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有正确认识。只有5%的受访者接受过丙型肝炎病毒筛查。

为了帮助读者了解丙型肝炎,本文将介绍有关丙型肝炎的常见误区、临床诊断方法和最新治疗进展。

1.丙型肝炎:肝脏的隐形杀手。

感染HCV后,患者通常不会出现任何症状。而且慢性化程度很高,只有不到20%的患者能自发清除病毒。如果不进行治疗,大多数患者的体内将终生存在HCV。

慢性丙型肝炎的进展无声而缓慢,约有10-20%的患者在20年内出现肝硬化。一旦发展到肝硬化,患者的5年生存率就会下降到50%,也就是说,每5年就有一半的患者因为丙肝肝硬化而死亡。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癌年发病率也高达1-4%,也就是说,每100个丙肝肝硬化患者中,每年就有1-4个会患上肝癌。

一旦丙型肝炎患者出现症状,他们往往已经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相比,丙型肝炎绝不能仅靠症状发现,而应更加重视早期筛查。

2.谁需要接受丙型肝炎筛查。

丙型肝炎主要通过输血传播,自1993年对献血者进行抗HCV筛查以来,这一途径在中国得到有效控制。目前,通过破损的皮肤和粘膜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其中静脉注射毒品导致的HCV传播最为常见。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窥镜检查、侵入性手术和针刺也是通过血液传播的重要途径。一些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的传统医疗行为(如针灸)也与HCV传播有关;共用剃刀、牙刷、纹身和穿耳洞也是HCV传播的潜在方式。与HCV感染者性交和从事性乱的人感染的风险较高,患有其他性传播疾病的人也是如此,特别是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人。感染HCV的母亲在分娩时也可能将其传染给新生儿。

因此,需要进行筛查的高危人群可以在下表中进行简要概括。

3.聚乙二醇干扰素在慢性丙型肝炎治疗中的地位。

在2011年直接抗病毒药物(DAA)进入临床实践之前,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联合利巴韦林是全球慢性丙型肝炎的标准治疗方案,该方案治愈了超过50-60%的丙型肝炎患者。在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丙型肝炎筛查、护理和治疗指南》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丙型肝炎指南建议中,PEGIFN仍然是具有成本效益的治疗方案。

4.新药使丙型肝炎成为 "可治愈的疾病"。

在欧洲和美国上市的新型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通过直接抑制HCV蛋白酶、RNA聚合酶或病毒的其他部位,对病毒复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将治愈率提高到95%以上,使丙肝成为真正的可治愈疾病。此外,这些新药的副作用很小,也可用于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目前,这些抗HCV新药在中国正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正式上市指日可待。

5.肝功能正常的丙肝患者也需要治疗。

因为丙肝已经成为一种可治愈的疾病,所以治疗的人群选择更多,只要丙肝病毒核酸(HCV RNA)检测阳性就需要积极治疗。与乙型肝炎不同,肝功能正常的所谓 "健康 "携带者不需要立即治疗。

你对丙型肝炎有了解吗?相关文章
中国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率为1.6%,中国大陆丙型肝炎年发病率为6.01/10万人,HCV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递增。基因型:中国大陆人群感染的HCV基因型以1b和2型最常见;并发症:HCV1b基因型与肝细胞癌(HCC)的发病率相关,是HCC的高危险因子;其它相关并发症有肝硬化、高血脂、腹水和门脉高压;伴肝硬化的HCV5年生存率为73.8%;HCV伴HCC肝移植后5年生存率为39.6%,
发布于 2022-12-08 13:47
0评论
一、丙型肝炎主要经血液传播 1、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我国自1993年对献血员筛查抗-丙型肝炎后,该途径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由于抗-丙型肝炎存在窗口期、抗-hcv检测试剂的质量不稳定及少数感染者不产生抗丙型肝炎,因此,无法完全筛出丙型肝炎阳性者,大量输血和血液透析仍有可能感染丙型肝炎。 2、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这是目前最主要的丙型肝炎传播途径,在某些地区,因静脉注射毒品导致丙型肝炎传播占60%~
发布于 2024-05-23 03:42
0评论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患者感染上(HCV)后,潜伏期大约是15到150天,之后初期有肝炎症状,长期不治愈,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在20年之内,大部分患者会发生与HCV感染相关的肝衰竭、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等。丙型肝炎病毒HCV主要传播途径是三种:一、血液传播,占感染途径的大多数,尤其通过输血、用了未经消毒针头等。二、性传播,发生几率也
发布于 2022-12-11 02:27
0评论
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2.8%,全球约1.85亿感染者,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超过50的感染者转化为慢性化,也就是慢性丙型肝炎(HCH),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未来20年内与HCV感染相关的死亡率(肝衰竭及肝
发布于 2022-12-07 20:07
0评论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致的肝脏炎症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之一,至今尚无预防性疫苗问世,且丙型肝炎自然转阴率低,患者可能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表现,往往容易被忽视,但HCV可以对肝脏进行持续性的破坏,使疾病在不知不觉中进展为肝硬化、肝癌。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人口中约有3%的人感染了HCV,中国的平均感染率为3.2%,略微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肝炎防治
发布于 2022-09-30 11:19
0评论
如何判断急性与慢性丙型肝炎?急性丙型肝炎:临床符合急性肝炎表现。输血后急性丙型肝炎潜伏期2~16周,平均7.4周,潜伏期长短与输入的病毒量有关,一般多次输入或一次大量输入者则潜伏期较短。ALT多呈轻至中度升高,达正常值的3~5倍,伴有其他肝功能不同程度的异常。血清HCVRNA和/或抗-HCV阳性。慢性丙型肝炎:临床符合慢性肝炎,除外其它型肝炎,由于急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不适不明显,很容易被患者忽
发布于 2022-12-07 18:59
0评论
20世纪70年代,研究者在患者血液中发现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1989年,DanielBradley等从黑猩猩血清中分离非甲非乙肝炎病毒,同年,MichaelHoughton等克隆出该病毒基因序列;12月在罗马举行了第一次丙型肝炎国际会议,至此丙型肝炎得到了公认。HCV感染呈全球流行,遍及全世界所有国家及地区,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巨大影响,成为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尽管近年已经开始对丙肝病毒感染进行防治
发布于 2022-12-10 13:27
0评论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凡是丙肝病毒复制(HCVRNA阳性)的丙肝病毒感染者,无论其是否出现肝功能异常,只要没有抗病毒治疗的禁忌证,都应该考虑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有明显肝纤维化的患者应该立即开始治疗。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HCV感染者治疗程序:丙型肝炎是可以治愈的。丙型肝炎治疗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清除丙肝病毒,改善肝脏疾病,预防和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二是减少丙型肝炎的继续传播。丙肝病毒感染者的治疗越早
发布于 2022-09-25 02:08
0评论
型肝炎是可以传染的.它的传播方式与乙型肝型类似.同时丙型肝炎临床表现与也乙型肝炎相似,而且它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不亚于乙型肝炎.丙肝分布较广,更容易演变为慢性,肝硬化和肝癌.丙型肝炎较多见于西方国家,而我国的病毒性肝炎主要以乙型肝炎为主. 丙型肝炎是由丙肝病毒(HCV)所引起.它传播的途径为肠胃道外传播,而最主要传播途径是受污染的血液.施打药物或毒品习惯的人(如共用针头)通常是得到丙肝的高危险群,大
发布于 2024-05-23 03:55
0评论
1、肾脏疾患。50%的患者会表现为轻到中度肾脏功能不全。血凝固性过高、甲状腺功能障碍、维他命d缺乏和高脂血症也可能是丙型肝炎表现。 2、肝硬化和肝癌。丙型肝炎是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从而也是肝癌的主要致病因素。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有20-30%的患者最终发展成肝硬化,少数发展为肝癌。 3、皮肤并发症。慢性丙型肝炎可以导致皮肤并发症,如冷球蛋白血症、荨麻疹、多形红斑、结节性红斑等,最常见的是冷球蛋白血症。
发布于 2024-05-23 03:48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