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1-30 07:06

I.乙型肝炎病毒是如何传播的?潜伏期有多长?

1.乙肝的传播途径有:

(1)通过输血和血液制品传播;

(2)通过注射、针刺、美容、纹身传播;

(3)医疗传播,即通过不洁的医疗器械,如手术和牙科器械引起的感染;

(4)医疗传播。不洁医疗器械,如手术器械、牙科器械等引起的感染;

(4)母婴传播:宫内感染、分娩时感染、产后感染;

(5)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传播:共用牙具、漱口杯;

(5)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传播:共用牙具、漱口杯、毛巾、共用餐具、不洁街头餐饮场所;

(6)性接触传播。在乙肝患者的汗液、唾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中可检测到HBsAg阳性;

(7)吸血节肢动物:蚊子和臭虫。

乙型肝炎的潜伏期约为30-180天,平均为90天。

II.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

其亚型主要是急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

1.急性乙型肝炎

起病缓慢,常不伴有发热。它被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黄疸前期:常表现为食欲不振、全身无力、厌恶油腻食物、恶心、肝区疼痛等症状。

(2)黄疸阶段:自觉症状可能略有改善。巩膜和皮肤呈淡黄色。肝脏可能增大,有饱胀感,伴有压痛和叩击痛。有些病例伴有脾脏肿大。

(3)恢复期:黄疸消退,症状减轻直至消失。有些病例转变为慢性肝炎。在HBV感染的基础上再次感染HDV,称为重叠感染,易转化为重型肝炎,恢复后约70%转化为慢性。

2、慢性乙型肝炎

(1)慢性迁延性肝炎。急性肝炎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反复出现疲劳、胃肠道症状、肝区不适、肝脏肿大。肝功能检查显示血清转氨酶反复或持续升高。病程延长,反复发作,长达数年。愈合较好,少数转为慢性活动性肝炎。

(2)慢性活动性肝炎:病程在半年以上,厌食、恶心、腹胀等胃肠道症状和乏力、抑郁、失眠等神经系统症状明显,肝区疼痛。可伴有肝掌、蜘蛛痔、毛细血管扩张或肝病脸。肝功能有持续的异常,特别是血浆蛋白的变化。

III.乙型肝炎的诊断

只要有急性或慢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且血清HBsAg、HBeAg、HBcAg、HBV DNA、DNAP或抗HBc IgM中的一项为阳性,即可确诊为独特肝炎。单纯的抗-HBe或抗-HBc阳性需要上述其中一项来确诊。如果单纯抗-HBs阳性且血清浓度大于10 mIU/ml,基本可以排除乙肝。如果没有临床表现但HBsAg阳性,同时有或没有其他血清标志物,可以诊断为无症状的HBsAg携带者。

乙型肝炎的治疗

目前缺乏可靠有效的治疗药物,治疗原则是以充分休息、营养支持为主,辅以适当的药物,避免酒精、过度劳累和损害肝脏的药物。肝炎的临床类型不同,治疗的重点也不同。可采用抗病毒、保肝和对症治疗。

中医药在治疗急、慢性肝炎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只要辨证准确,治疗效果就很理想。

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治疗相关文章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
发布于 2022-12-07 21:37
0评论
一、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和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伙伴和静脉药瘾者等)。全程接种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及
发布于 2023-02-23 19:11
0评论
乙肝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出现,这种疾病对我们的人体有很大的危害,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由于乙肝具有传染性,有很多人对乙肝患者有所畏惧。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预防这张疾病的发生的? 预防方法有以下诸项: 1.注射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有效的措施。增强疫苗预防意识,根据需要尽早接种乙肝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 2.尽量减少输血。不是十分必须时不要轻易输血及血液制品。必须输血时要尽量用志愿者的合格血液。长期大量输
发布于 2024-07-16 09:00
0评论
乙型肝炎病毒(HBV)为专一的嗜肝病毒,近年由于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的进展,在肝外器官细胞也能检出HBV-DNA。通过北京鸭乙肝肝病毒试验研究提供了在肝外细胞复制的证据。人HBV也可能在肝外细胞内复制,有待深入研究。HBV感染者血清经电镜检查有3种病毒颗粒:①Dane颗粒(HBV颗粒),外壳蛋白HBsAg,核心含有HBV-DNA及HBVDNAp(DNA-多聚酶)、HBcAg、HBeAg;②小球形颗粒
发布于 2024-04-29 17:29
0评论
(1)早期严格卧床休息最为重要症状明显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治疗至症状消失、隔离期满、肝功能正常可出院。经1~3个月休息,逐步恢复工作。 (2)饮食以合乎患者口味,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宜应含多种维生素,有足够的热量及适量的蛋白质,脂肪不宜限制过严。 (3)急性乙肝最有效的治疗就是抗病毒治疗另外就是以适当休息和合理营养为主,根据不同病情给予适当的药物辅助治疗,同时避免饮洒、使用肝
发布于 2024-04-29 17:35
0评论
患者有急性肝炎的临床及实验室所见再加上HBsAg阳性,即可确诊。但有些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其血液可以查不出HBsAg(HBsAg已经阴转或检测方法不灵敏),对于这种病人我们必须依赖HBsAg以外的其他指标。其次,在我国无症状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相当常见。这些病人如合并其他型的急性肝炎(如甲型肝炎、丙型肝炎、EB病毒或CMV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等),由于其血中HBsAg阳性,故很易被误诊为急性乙型
发布于 2022-11-30 06:56
0评论
1、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11,其次为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男同性、有多个性伴侣者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
发布于 2023-01-05 06:06
0评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有三大措施,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1、控制传染源:经血清学、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确诊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后,应立即进行疫情报告,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如需住院隔离治疗,最好住院隔离直来,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可不定隔离日期。凡患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人一律调离直接接触入口食品和食具或幼儿工作。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是HBV感染的高发区,无症状的HBsAg携带者较多,又不宜
发布于 2023-01-25 20:52
0评论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
发布于 2022-12-10 23:07
0评论
传播途径:1、血液传播:血液传播是乙肝传播途径中最常见的一种,比如输血过程中被感染,但是随着医学的进步,此现象得以了有效控制,但是尚未杜绝。2、医源性传播:医源性传播也就是说在就医的过程中被感染,目前多数存在的是微量注射或接种而引起的感染,因此要特别注意注射、接种、纹身等使用的各种医疗器具。3、母婴传播:患急性乙肝或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的母亲可将乙肝病毒传给新生儿,尤其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的母亲为主要的
发布于 2022-12-08 05:27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