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发病机制
埃博拉病毒属于丝状病毒家族,包括四个亚型。埃博拉-扎雷、埃博拉-苏丹、埃博拉-科特迪瓦和埃博拉-雷斯顿。Ebola-Reston)。发生在刚果(前扎伊尔)、苏丹和科特迪瓦的三种埃博拉亚型已被证明可导致人类疾病。不同亚型的毒力各不相同,埃博拉-扎伊尔的毒力很强,人类死亡率很高,苏丹埃博拉次之,科特迪瓦埃博拉对黑猩猩是致命的,对人类的毒力较弱,而埃博拉-雷斯顿对非人灵长类动物是致命的,对人类无致病性。
EB病毒形态多样,呈杆状、丝状和 "L "形,平均颗粒长度为1000纳米,直径为70-90纳米。埃博拉病毒的基因组是一种无节段的负链RNA,大小为18.9kb,编码7种结构蛋白和一种非结构蛋白。
EBV病毒在60℃下1小时内大多被灭活。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消毒剂和脂类溶剂都能使病毒灭活。EBV在人、猴、豚鼠和其他哺乳动物细胞中增殖,其中Vero-98、Vero-E6和Hela-229细胞最敏感。病毒接种后6-7小时出现细胞病变,表现为细胞变圆、皱缩,可见细胞质纤维状或颗粒状结构的包涵体。
II.流行病学
埃博拉出血热主要流行于非洲的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利比里亚和南非等国。
(一)感染源和宿主。
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的人类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都可以成为该病的感染源。
在非洲大陆,埃博拉病毒的感染与接触野生动物有关,如黑猩猩、大猩猩和死在雨林里的猴子。
在三种非洲果蝠的血清中检测到埃博拉病毒的IgG抗体,并在肝脏和脾脏中检测到埃博拉病毒核酸。有实验证实,蝙蝠在感染博拉病毒后不会死亡。蝙蝠可能在维持热带森林中埃博拉病毒的存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传播途径。
1.接触性传播:接触性传播是该病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的病毒通过接触(特别是血液、排泄物和其他污染物)进行传播。院内传播是博拉出血热爆发性流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2.气溶胶传播:吸入感染性分泌物、排泄物等。
(三)人群易感性。人类对埃博拉病毒普遍具有易感性。
(三)人群易感性。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病毒进入人体后,可能首先感染局部淋巴结中的单核吞噬系统(MPS)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其他细胞。一些受感染的MPS细胞转移到其他组织,当病毒释放到淋巴或血液中时,它可以引起肝脏、脾脏和全身固定或移动的巨噬细胞的感染。从MPS细胞释放的病毒可以感染邻近的细胞,包括肝细胞、肾上腺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受感染的MPS细胞同时被激活,释放出大量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这些细胞活性物质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诱导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和促凝血因子的表达,以及组织破坏后血管壁的胶原蛋白暴露和组织因子的释放,最终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在感染的晚期,脾脏、胸腺和淋巴结的大量淋巴细胞凋亡会发生。
主要的病理变化是皮肤、粘膜和器官的出血,许多器官可见局灶性坏死,但以肝脏和淋巴组织最为严重。肝细胞的点状、局灶性坏死是本病最显著的特征,并可见小包涵体和凋亡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