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在临床上又分为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新生儿脑膜炎、急性化脓性脑膜炎、隐球菌脑膜炎和流感性脑膜炎。新生儿脑膜炎是指在婴儿出生后七十二小时之前的脑膜炎诊断,传播途径可以是来自母亲的垂直感染,或来自外部环境的接触,以及来自照顾新生儿的护理人员。根据脑膜炎的症状,它也被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病例在发病后24小时内比较明显,以兴奋为主,表现为兴奋、哭闹和尖叫,搂抱反射活跃,喂养正常,呼吸平稳,没有抽搐。这些症状大多会在三天内逐渐消失,大多没有后遗症。患有严重脑膜炎的新生儿主要是嗜睡,吸吮和拥抱反射减少,近一半的新生儿有抽搐。如果症状持续一周至十天以上,可能会有后遗症。
严重的脑膜炎病例的特点是抑郁症状,主要是昏迷、呼吸暂停,以及出生后12小时内的抽搐。患儿处于昏迷状态,对光线反应差,频繁抽搐,呼吸不规则或暂停,严重时出现呼吸衰竭。这些孩子的死亡率相对较高,而且大多数在治愈后有后遗症。
新生儿脑膜炎的后遗症包括脑积水、癫痫、智力低下和神经系统后遗症,少数病例有肺炎和中耳炎。近代以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全球脑膜炎的发病率已逐渐下降,但由于刚出生的婴儿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全,抵抗力通常较弱,所以新生儿脑膜炎发生的概率要大于1岁以上的儿童,及时发现病情,尽快到医院治疗,才能将损害降到最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