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2-12 12:38

一、药物因素

1、胰岛素。胰岛素过量或注射后食物摄入过少,活动相对过多,都可能产生典型的急性低血糖反应。

2.磺酰脲类药物。此类药物引起的低血糖程度与药物的半衰期、代谢率等有关。当病人有饮食减少、肝肾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时,即有发生低血糖的可能。

3、口服降糖药,特别是优降糖,也容易引起低血糖。

2.疾病因素

1.严重的肝病患者,肝脏不能有效地调节血糖,当糖分摄入不足时,容易发生低血糖症。

2.肾上腺、甲状腺、垂体等内分泌疾病可引起低血糖症。

第三,生活习惯

1.长期喂养不足和过度消费,如神经性厌食症、慢性吸收不良、慢性腹泻、肾性糖尿病等,都会造成血糖下降。

2.过度的空腹饮酒会刺激胰岛索的大量分泌,造成低血糖症。

3、连续剧烈运动、长期饥饿或高热病人群体血糖消耗大,也可引起低血糖

四、功能性

一种不太明确的功能性低血糖病因,多发生在一些肥胖的中年妇女。这种类型的低血糖通常的特点是发生在餐后三或四小时左右,而且吃的饭越多越容易发生。现在认为其原因是患者吃进肚子里的食物刺激了肠道中的肽类激素,从而刺激了大量胰岛素的分泌,从而使其血糖降得很低,导致低血糖症。

低血糖症的原因相关文章
1、新生儿期生糖基质不足。早产婴和低出生体重儿低血糖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储备量不足,胎盘营养供应受损以及糖异生所需的酶系统发育不充分也是发生宝宝低血糖的原因。 2、新生儿高胰岛素血症。如果母亲有糖尿病,宝宝出生后可能会有高胰岛素血症,这样宝宝胰升糖素的分泌减少,交感神经会兴奋,肾上腺髓质的肾上腺素耗尽,这样葡萄糖的产生量减少,从而导致低血糖症。
发布于 2023-05-29 21:34
0评论
低血糖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由于某些病理和生理原因使血糖降至生理低限以下。早期识别本症,及时治疗甚为重要,可以治愈。严重而长期的低血糖症可致广泛的中枢神经损害,造成不可逆性神经病变,甚至死亡。 一、低血糖症的临床表现 缺糖早期为脑充血、多发性出血点;后期由于Na+、K+进入细胞引起脑细胞水肿及出血性点状坏死,以大脑皮质、基底核、海马等处最明显;晚期神经细胞坏死、消失,脑组织软化。早期为大脑皮
发布于 2023-04-19 20:19
0评论
1.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当低血糖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癫痫样发作、意识障碍、精神错乱、行为异常时,易误诊为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如果能及时查血糖,发现血糖低则有助于低血糖的诊断。 2.其他原因引起的昏迷低血糖昏迷可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昏迷如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昏迷、脑血管意外、肝性脑病等混淆。检查血糖水平很重要。 3.神经性无力症此症有焦虑、不安、乏力、神经质等表现,但症状的出现与血糖水平高
发布于 2023-01-23 07:02
0评论
低血糖症的发病原因是什么?低血糖的来源取决于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也就是“血糖值”。血糖值对于人体是很重要的,血糖值过高过低都会影响我们的健康。 血糖值过高会加速血管硬化,引起心脏、肾脏、眼睛等并发症。但血糖值过低也非好事,由于脑细胞所需的能量主要来源于血糖,短暂的低血糖就可导致脑功能不全,而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的低血糖可引起脑死亡,因此机体必须维持正常血糖浓度。正常人体血糖值波动在3.3~8.3m
发布于 2023-04-19 20:26
0评论
功能性胰岛素分泌增多时可引起低血糖,可因情绪激动、饥饿、不安等发病。 一、药物所致低血糖 1、胰岛素。胰岛素注射过量,或注射胰岛素后摄食量过少、活动量相对过度,均可产生典型的急性低血糖反应。在诊断时要注意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相区别。 2、磺脲类药物。这些药物引起低血糖的程度与药物半衰期、代谢速度等有关。特别是磺氯 脲,如迅速加量,则较易诱发低血糖,大多数病人在服用一周内出现。服优降糖的患者可在
发布于 2024-03-05 09:11
0评论
1.空腹低血糖症 (1)内源性胰岛素分泌过多:常见的有胰岛素瘤、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等。 (2)药物性:如注射胰岛素、磺脲类降糖药物、水杨酸、饮酒等。 (3)重症疾病:如肝衰竭、心力衰竭、肾衰竭、营养不良等。 (4)胰岛素拮抗激素缺乏:如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皮质醇等缺乏。 (5)胰外肿瘤。 2.餐后(反应性)低血糖症 (1)糖类代谢酶的先天性缺乏:如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等。 (2)特发性反应性低血糖
发布于 2023-02-11 19:43
0评论
(一)早期过渡型 窒息、重型溶血病、糖尿病孕妇的婴儿出生后早期易发生低血糖,但一般无症状,有症状者多发生于生后6~12小时,病程短暂且症状轻微。 (二)典型或暂时性低血糖型 孕妇曾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或双胎儿、小于胎龄儿(由于母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引起),可出现典型低血糖症,多发生在出生后2~3天。大多为暂时性,预后良好。 (三)继发性低血糖型 原发疾病如硬肿症、败血症、先天性心脏病、中枢神经系统
发布于 2023-05-29 21:28
0评论
1.空腹(禁食性)低血糖症 (1)内分泌代谢性低血糖:①胰岛素或胰岛素样因子过剩,器质性胰岛素分泌增多;相对性胰岛素增;非胰岛B细胞肿瘤性低血糖症;②抗胰岛素激素缺乏。 (2)糖类摄入不足:①进食量过低、吸收合成障碍;②长期饥饿或过度控制饮食;③小肠吸收不良、长期腹泻;④热量丢失过多。如:妊娠早期、哺乳期;剧烈活动、长期发热;反复透析。 (3)肝脏疾病性低血糖症:①肝实质细胞广泛受损;②肝酶系糖
发布于 2023-04-14 06:58
0评论
低血糖症是由多种病因,多种发病机制而引起葡萄糖浓度低于正常的一种临床现象。本症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如交感神经兴奋、脑功能障碍临床症候群。临床上一般分为空腹低血糖和与餐后低血糖(反应性低血糖)两类。一、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低血糖的典型表现为Whipple三联症。(1)低血糖的症状和体征:心慌、心悸、饥饿、软弱、手足颤抖,皮肤苍白、出汗、心率增加,血压轻度升高等。脑细胞因葡萄
发布于 2022-10-19 17:39
0评论
治疗包括两方面:一是解除低血糖症状,二是纠正导致低血糖症的各种潜在原因。对于轻中度低血糖,口服糖水、含糖饮料,或进食糖果、饼干、面包、馒头等即可缓解。对于药物性低血糖,应及时停用相关药物。重者和疑似低血糖昏迷的患者,应及时测定毛细血管血糖,甚至无需血糖结果,及时给予50%葡萄糖40~60ml静脉注射,继以5%~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神志不清者,切忌喂食以免呼吸道窒息。
发布于 2023-04-14 06:44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