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方法切除前列腺或前列腺切除术有多种方法,取决于需要治疗的疾病类型、患者的特征以及外科医师的临床经验。针对有症状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手术包括切除引起梗阻的腺体组织(移行带);前列腺包膜(外周带)应保持完好无损。一般可以通过经尿道来完成对前列腺的切除(TURP),除非前列腺的体积非常大。
体积大的前列腺需要在腹部做切口行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可以通过膀胱(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入路或者通过耻骨下途径在耻骨后间隙(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处理前列腺。无论何种BPH手术,患者术后仍然有发生前列腺癌的危险,因此必需继续进行每年的PSA筛查和直肠指诊检查。
前列腺癌的手术要切除整个前列腺腺体。这种术式称为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需要吻合膀胱颈和尿道。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可以通过经耻骨后入路或者经会阴入路来实施,取决于术者的喜好。
尿失禁是所有类型前列腺切除术后不常见但往往具有破坏性的一种并发症。对相关解剖以及男性控制排尿生理的理解是了解其病因,预防和治疗该并发症的关键。
正常的控制排尿功能需要稳定的膀胱和完整的膀胱颈/尿道括约肌机制。由于膀胱过度活跃引起的尿失禁称为急迫性尿失禁;而因为膀胱出口功能减弱导致的尿失禁称为压力性尿失禁;因为膀胱过度扩张引起的尿潴留伴有间断性漏尿称为充溢性尿失禁。对于没有神经病变或手术损伤的男性,压力性尿失禁是非常少见的。
男性控制排尿的机制曾经被武断的分为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内括约肌实际上并不是括约肌,只是膀胱颈、前列腺和尿道近端平滑肌的总称。这些组织在所有类型的前列腺切除术中都被切除掉。外括约肌位于前列腺远端,尿道膜部。内镜检查时可用紧邻精阜的远侧来辨别。外括约肌由可收缩地尿道粘膜层、尿道平滑肌、尿道横纹肌和肛提肌组成。在前列腺切除术中损伤这一结构可以导致压力性尿失禁。
TURP或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发生尿失禁是很少见的,文献报道发生率为0.5%-3%。在TURP手术过程中可以利用精阜作为标志,避免切除精阜远端。有解剖学异常(因为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或以前接受过放射治疗)或神经性疾病(如帕金森氏病,重症肌无力)的患者,发生尿失禁的危险性大大增加。有长期膀胱颈梗阻的患者有可能有一定程度的逼尿肌不稳定,在手术后可能导致急迫性尿失禁。切除不完全或逼尿肌收缩无力可能导致术后尿潴留和充溢性尿失禁。
大多数因前列腺切除术后发生尿失禁而需治疗的患者曾接受过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事实上,绝大多数患者在手术后最初一段时期都有一定程度的尿失禁表现;尿失禁症状通常在手术后几个月内缓解;因此,侵袭性的治疗至少在手术后6个月内是没有根据的。
持续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因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对尿失禁不同的定义有很大的变异范围。现代系列回顾资料分析一般报道尿失禁的发生率为5%-10%,其中发生严重尿失禁的患者<5%。以患者的问卷调查为基础的分析提示超过50%的患者有一定程度的尿失禁,严重尿失禁患者占25%。
手术技巧在避免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的发生上是置关重要的。术中尽可能保留尿道的长度是保存尿道外括约肌的关键。仔细的吻合膀胱尿道也很重要,因为尿失禁的发生经常与吻合口斑痕或狭窄相关。保留神经的手术方式已经显示出和尿失禁的低发生率相关联,但还不清楚是因为保留了神经血管束还是因为更精确的手术操作起到了促进排尿控制能力的作用。
尿失禁常常伴有阳痿,与术中神经损伤相关或是因为术后患者的性欲减退。患者的特征很重要,因为年轻患者比年长患者相比,尿失禁发生率低,可能是因为后者组织强度和组织的适应能力低的缘故。功能性尿道长度较短的患者发生尿失禁的危险度也可能较高。
对于所有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患者的评价都应该开始于详细的病史询问和物理检查。病史中的重要内容包括漏尿的病因、程度和时间,以前接受过何种治疗以及目前的排尿症状。如果患者接受了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则必需确定目前前列腺癌的状况(包括最近的PSA水平和辅助治疗方法)。
腹部查体应该检查有无胀大的膀胱,直肠指诊应该注意有无肿瘤复发的表现。外生殖器和会阴检查应该注意有无因为长期潮湿引起的皮肤剥脱表现。膀胱镜检查经常用于评价有无能引起患者症状的吻合口狭窄、膀胱结石、膀胱肿瘤或者残留缝线等。如果有上述发现,应该对这些并发症进行治疗,而且应该在以后对患者进行重新评价。
在接受任何手术治疗方法之前都应该进行影像尿流动力学检查。通过这些检查应该进一步证明尿失禁的程度,排除膀胱颈梗阻,确定括约肌缺陷的存在以及证实逼尿肌不稳定的表现。极少见的情况尿失禁是由于单纯逼尿肌不稳定造成的,这种情况可以通过药物来治疗。
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的治疗取决于尿失禁的时间和严重程度。最初治疗时对让患者消除顾虑以及Kegel训练是适宜的。对于持续性尿失禁必需加以评价以排除急迫性和充溢性尿失禁的存在。轻度压力性尿失禁可能(很少)对应用а-肾上腺素能激动剂类药物治疗有反应。
然而大多数的患者还是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目前公认的治疗男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方法包括经尿道注射胶原和置入人工尿道括约肌(AUS)。胶原注射对漏尿程度较轻患者的可能有效,但对于大多数的患者即使进行多次注射疗效还是另人失望。对于漏尿严重或者已经接受过其它方法治疗而失败的患者通常推荐其进行AUS置入术。该方法对排尿的长期控制率很好,但对该装置的控制需要灵巧的手法操作。
另外,因为机械故障、尿道萎缩、尿道糜烂和感染等原因需要多次修正。已经接受前列腺放射治疗的患者特别容易发生并发症。尿道球部悬吊术是另一个很好的治疗选择。该方法可以产生明显的功能性改善而且可以压迫球部尿道保持外生殖器干燥而且又可以适当的排尿。最开始的报道在非放射治疗的患者中的成功率为85%。对于不愿意接受外科手术的尿失禁患者可以应用尿垫、尿布、阴茎套导管和阴茎夹(Cunningham)。
本文中报告的病例,其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手术是在1年前,所以仅仅通过观察其不可能得到改善。该患者PSA和直肠指诊检查结果没有肿瘤复发的证据。膀胱镜检查提示无膀胱颈挛缩表现。影像尿流动力学检查确定存在压力性尿失禁,Valsalva漏尿压降低为50cmH2O,膀胱容量正常,没有逼尿肌不稳定表现。
尽管尿失禁程度严重,患者仍然选择接受经尿道注射胶原治疗。经过三次注射治疗后,漏尿程度仅有暂时性(1-2周)改善。之后患者接受了AUS置入术,现在患者的漏尿程度每天仅仅需要使用1-2块小尿垫该患者有兴趣对存在的勃起功能障碍寻求治疗以求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