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脑疝
脑血管病患者大多在急性期死亡,多因大量出血,脑中线结构移位或破坏,全脑水肿,形成脑疝,使脑干受到挤压而移位,危及生命中枢。
国内报道显示,44.8%~50.1%的脑出血合并脑疝死亡,因此及时有效地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疝形成是治疗成败的关键措施。而当患者有以下情况时。①剧烈头痛或极度烦躁;②频繁呕吐或抽搐;③呼吸、心率变慢,血压升高;④意识障碍逐渐加重;⑤双侧瞳孔不等大,说明颅内压明显升高,可能有脑疝形成,应积极进行脱水或手术治疗。
2.脑心综合征
当脑出血病变累及丘脑下部、植物神经的高级中枢,导致神经体征紊乱时,也常引起心脑功能或器质性改变,称为脑心综合征。
脑心综合征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脑心中风,以脑出血开始,随后出现心血管疾病。第二种是同时发生的脑-心中风,即脑出血和心血管疾病同时或接近同时发生。然而,由于症状相互掩盖,往往容易误诊,影响治疗。因此,在抢救过程中,我们应高度重视病人的病史,仔细观察是否存在心功能不全。如果出现胸闷、气短、发绀、肺底湿啰音、心音低、心动过速等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一旦出现心律紊乱和心电图改变,在治疗脑出血的同时,应按器质性心脏病处理。
3、膀胱和直肠功能障碍
轻度脑出血患者由于不习惯俯卧位排便,常有一过性 "体位性尿潴留 "和大便干燥。在严重的病人中,当病变影响到大脑半球运动中枢时,常常出现尿频和膀胱内压增高。如果第三脑室受到刺激,常发生直肠运动增加,导致高度的排便亢进,病人排便频繁,但每次排便量都很小。如果灰质结节受损,则可能出现不自主的排便运动。如果整个大脑受损,病人深度昏迷,往往会出现腹泻或尿潴留。
4.肾功能衰竭和电解质紊乱
脑出血患者由于昏迷或失语,不能对主观感觉作出反应,症状复杂,治疗矛盾较多;还常有频繁呕吐、发热、出汗、应用脱水剂、补液不足等,造成失水、电解质紊乱和肾功能衰竭。有时由于缺氧、饥饿、呼吸异常等原因导致酸中毒,或偶尔发生碱中毒。但上述疾病在昏迷或合并感染的情况下往往容易被掩盖和忽视,使病情日渐加重,所以应注意观察。当发现呼吸加深加快、心动过速、意识障碍加重、血压下降、尿量减少或无尿、四肢及面部水肿或脱水时,应仔细寻找原因,及时检查二氧化碳结合力、非蛋白氮、血气分析及电解质定量测定。
5.中枢体温调节障碍
脑出血累及丘脑下和前部时,散热机制被破坏,可引起持续性高热,体温常达40℃以上,并可伴有无汗、四肢发凉、心动过速、呼吸加快等症状。但白细胞一般不增加,复方氨基比林、阿司匹林也不能使其下降,有时用巴比妥加冰枕降温有效,如不及时治疗,数小时即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