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1-04 09:11

胃癌在中国的发病率一直很高,中国的胃癌患者约占世界的50%。一般来说,胃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以40-60岁为常见,男性患者约为女性的两倍。目前,全国胃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有年轻化趋势,中青年也要注意防癌知识。

胃癌诊治的现实依然严峻:发病率高,复发转移率高,死亡率高,早期诊断率低,根治切除率低,5年生存率低。因此有必要做好科普工作,普及胃癌预防的基本知识。

高危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萎缩性胃炎、肿瘤家族史、特定地域、不良饮食习惯等。

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这一点已得到公认,但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并不等同,只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个人和环境因素也至关重要。胃癌高发区的存在可能与饮食习惯和地理环境因素有关:以青海、甘肃、宁夏为代表的西北地区和江苏、上海、浙江、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的胃癌发病率较高。其中,山东省临朐县、辽宁省庄河县和福建省长乐县最具代表性。

有长期吸烟、饮酒、常吃腌制或烧烤食品、高盐食品等不良习惯的人。食物中的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含量高,会增加患癌风险。在两代或三代亲属中,如果有消化系统肿瘤或其他肿瘤,他们患胃癌的几率就相对较高。另一方面,也因为幽门螺杆菌具有家族聚集性,通常在一起生活和吃饭的大家庭中,幽门螺杆菌可以相互感染导致胃癌的风险更高。

中国是一个胃癌高发的国家,全世界新发胃癌的一半以上在中国。与韩国和日本相比,我们的早期胃癌发病率很低,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这大大降低了治疗效果。相比之下,韩国和日本也属于胃癌高发国家,但他们的早期发现率非常高,使得治愈率大大提升。

与所有癌症一样,胃癌越早被发现、诊断和治疗,预后就越好,关注早期发现可以为胃癌治疗提供宝贵的时间。位于粘膜下的早期胃癌的治愈率在90%以上。因此,其实我们不必惧怕癌症,早发现、早诊断可以为自己争取到治愈的机会,掌握健康知识就可以避免 "后悔当初不重视、不了解 "的情况。首先要学会观察胃癌的征兆,如不明原因的消化不良等,这些症状比较顽固,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进食后腹部饱胀不适、反酸、嗳气,伴有体重下降或贫血。

过去没有胃痛的人,最近出现了反复胃痛;或者虽然以前有胃痛,但最近发作的强度、性质和模式发生了变化,原来治疗有效的药物变得不理想或无效,等等。一旦出现这些情况,一定要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胃镜检查。但这些症状往往没有特异性,而且胃癌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所以我们还应该定期体检,一般人从50岁开始,胃癌高危人群提前10年左右,做针对性的胃镜检查,根据医生建议,每3-10年做一次。目前的胃镜检查不仅清晰度高,而且可以在胃镜下对粘膜进行化学染色,大大提高了对传统内镜下不明显的病变的识别能力。

此外,我们还需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特别是对于有上述危险因素的人,他们需要注意我的防范意识,定期主动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胃癌的发生机制是什么?相关文章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我国新发现40万胃癌患者,占世界发病人数的42%,胃癌的发病特点是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以男性胃癌发病率为例,45~54岁发病率为70/10万,55~64岁阶段为145.7/10万,65~74岁为264.3/10万。发病的高峰年龄在50岁~80岁。但这并不意味着胃癌距离年轻人很遥远,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新发胃癌患者呈现年轻化趋势,30岁以下年轻人的比
发布于 2022-12-16 17:34
0评论
 胃癌列为诸癌之首,其发生与营养机制障碍有密切关系,就像毒蕈往往生长在坏土壤上一样……难怪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慢性胃炎,常是胃癌的前身,因此早期先兆也与上述疾病的表现难分难辨…… 发生机制 实践证实,胃癌与营养失衡有密切关系,如缺乏动物蛋白和黄绿蔬菜,以及偏嗜腌菜、咸鱼、熏制品等,都有可能成为胃癌的诱因。 总之,胃癌的发生机制与胃营养障碍及痰毒为患有关,饮食、家族史(遗传)、精神因素及环境因素
发布于 2023-01-18 03:23
0评论
(1)早期病例少。 在确诊的青年人胃癌患者中,Ⅲ期或Ⅳ期的患者占60%~85%,而I期和Ⅱ期的只占少数。 (2)女性患者多。 一般胃癌男女之比约为3:1,而青年人胃癌男女之比约为1:2。 (3)症状隐匿。 青年人胃癌多为上腹部隐隐作痛感觉不舒服、胃纳欠佳、消化不好,容易给人以假象,常会以为是胃溃疡、慢性胃炎、胃痉挛等,误诊、漏诊率高,失去早期诊断和根治的机会。等到中晚期来就诊时由于肿瘤很大,约4
发布于 2023-02-21 15:23
0评论
概述 随着现在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来自于生活各方面的压力也给现在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患有胃癌这种疾病导致胃癌这种疾病发生的原因有很多种,对于胃癌这种疾病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应该及时的纠正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下面小编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大量喝酒会不会引起胃癌的发生? 步骤/方法: 1、 首先,我们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大量喝酒会不
发布于 2023-10-03 07:09
0评论
 青年人胃癌具有发病率低和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的特点,青年人胃癌占同期胃癌患者的3.0%~6.7%。胃癌发病率有一个较恒定的性别比例,一般男女之比约为2:1,在青年人中,其性别比例约为1:1,有人认为这与青年女性雌性激素分泌旺盛及其致癌作用有关。青年人胃癌还具有早期诊断率低和误诊率高的特点。造成青年人胃癌早期诊断率低原因是胃癌症状隐匿、发展快,早期缺乏典型症状与体征。胃镜检查对胃癌具有高度特异性
发布于 2023-01-18 03:37
0评论
很多人都会出现胃部不适的情况,可是很多人对于自己的这一症状并不是很在意。而近年来调查的数据表明,由于自己的不注意更是造成了胃癌的患病人数逐渐的上升。所以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更是要了解胃癌。 我国每年新发胃癌40万例,发病率占全球的42%左右。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为23.2%,居恶性肿瘤死亡率之首。预计到2015年,我国胃癌的发病率还将以每年1.6%的幅度攀升。面对严峻的胃
发布于 2024-04-26 16:00
0评论
(1)早期病例少。 在确诊的青年人胃癌患者中,Ⅲ期或Ⅳ期的患者占60%~85%,而I期和Ⅱ期的只占少数。 (2)女性患者多。 一般胃癌男女之比约为3:1,而青年人胃癌男女之比约为1:2。 (3)症状隐匿。 青年人胃癌多为上腹部隐隐作痛感觉不舒服、胃纳欠佳、消化不好,容易给人以假象,常会以为是胃溃疡、慢性胃炎、胃痉挛等,误诊、漏诊率高,失去早期诊断和根治的机会。等到中晚期来就诊时由于肿瘤很大,约4
发布于 2023-03-01 02:46
0评论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胃癌的关系是当前国内外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目前已初步认定,HP是胃癌发生的启动因子之一。其与胃癌的关系主要证据来自流行病学的调查,胃癌高发区HP感染率及血清抗体水平均高于低发地区。国外研究更确切地指出,HP感染患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是未感染HP者的6倍。因此,Forman和Genta等提出了“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胃癌”这一模式学说。HP阳性患者胃粘膜主要出现淋巴细胞浸润
发布于 2022-11-29 18:36
0评论
我国是胃癌发生大国,每年的新发病例占到全世界的近一半。尤为可怕的是,这些新发病例中绝大多数为进展期,早期胃癌仅占不到10%。对比世界上其它两个胃癌高发国家,日本和韩国,它们的早期胃癌可占所有胃癌新发病例的50%-60%。由此可以推论,如果我国胃癌发现窗口能够前移得更早,发病率完全可能翻一番!如此高的发病率,却因症状不典型,或患者本人不重视,往往在就诊时已处于晚期,失去最佳手术机会。因此,了解可能
发布于 2023-02-09 02:42
0评论
胃癌是指胃的细胞转变为恶性(癌变)并生长失去控制,而形成肿瘤。几乎所有的胃部恶性肿瘤(大约95%)来源于胃的腺体组织。肿瘤可以沿着胃壁,或直接穿过胃壁,并将肿瘤细胞转移入血流或淋巴系统。一旦离开胃,癌细胞将会转移到其它器官。根据组织来源的不同,胃癌的分类如下:1、最常见的是腺癌--起源于胃粘膜腺体。2、淋巴瘤--起源于淋巴细胞(是与免疫系统有关的血液细胞)。3、肉瘤--起源于结缔组织(如肌肉,脂
发布于 2023-03-24 15:06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