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消化道常见肿瘤,特别在我国,胃癌是继肺癌之后的第二大常见肿瘤,每年新发胃癌患者40万人,死亡30万人,占到所有因癌症死亡人数的23.2%,已成为威胁人们身体健康及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胃癌男女发病比率为3 :1,发病年龄高峰为50岁-60岁,但近年来已呈现年轻化趋势。
胃癌如此可怕,它的发生又和哪些因素有关呢?目前普遍认为下列因素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1、环境因素:不同国家与地区发病率的明显差别说明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饮食因素。过多的摄入食盐或发霉的食物都可能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2、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过胃癌病例的,其他家族成员得胃癌的几率会增加。一些资料表明胃癌发生于A血型的人较O血型者为多;
3、免疫因素:免疫功能低下的人胃癌发病率较高,可能机体免疫功能障碍,对癌症的免疫监督作用下降,在胃癌发生中有一定意义;
4、癌前期变化:所谓癌前期变化是指某些具有较强的恶变倾向的病变,这种病变如不予以处理,有可能发展为胃癌。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直径大于2cm者癌变率更高)、残胃、胃异形增生与间变、胃肠化生等;
5、不良生活习惯: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长期吸烟、饮烈性酒;二是长期食用熏鱼、腌肉、香肠等烟熏、盐腌和霉变食物;三是肥胖因素、长期精神压抑等;
6、胃幽门螺杆菌(HP)感染:HP感染患者胃癌发生的危险是HP阴性人群的6倍。每年新生胃癌有近一半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研究证实,清除胃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可使癌前病变及胃癌的发病风险降低40%。
由于早期胃癌70%以上可毫无症状,故使胃癌的早期发现带来了极大地困难。出现下列现象应引起大家的注意:不定时的上腹不适(约为80%患者有此表现)、出现明显的食欲减退或食欲不振(将近50%胃癌患者有此表现)。到了疾病晚期则会出现乏力,腰背疼痛,由梗阻引起的恶心、呕吐、进食困难,由肿瘤表面溃疡引起的呕血、黑便等。有时晚期患者更可见上腹部肿块,同时出现贫血、消瘦、腹水等表现。
如出现上述情况,需引起大家的注意,及早到医院就诊。除了一般性的普查,针对胃癌的主要检查为纤维内窥镜检查,简称胃镜,是诊断胃癌最直接准确有效的诊断方法。但有的患者会对胃镜检查有所顾虑,可以替代的检查是X线气钡双重造影,可清楚显示胃轮廓、蠕动情况、粘膜形态、排空时间,有无充盈缺损、龛影等,检查准确率接近80%,但是存在不能取到病理,有时难以明确良恶性的缺点,仍需行胃镜检查进一步明确。其他辅助的检查包括B超(可了解周围实质性脏器有无转移),上腹部CT(了解胃肿瘤的部位、大小、侵犯情况,与周围脏器关系,有无手术可能等),肿瘤指标CEA、CA724、CA199、CA125、CA50等(起参考作用)。
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如何治疗呢?
有消极的观点是反正是恶性疾病,治疗不过是暂时延长一点生存期而已,不如回家吃点好的。首先这种观点是消极的。如前所述目前胃癌如果早期发现,手术治疗5年的生存率可达90%-95%;而一、二期胃癌治愈率则为40%-50%。也就是说早期病变生存时间大于五年的在50%左右。因此发现胃癌后应积极治疗,不但可以延长生存期,还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那么治疗胃癌都有那些手段呢?
首先外科治疗在胃癌的治疗中有重要地位,是目前能达到治愈目的的主要治疗方法。对不能做根治性切除的也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争取做原发灶的姑息切除术。对于一些早期的病变如粘膜下病变可采取胃镜下黏膜切除术(ESD),对于内镜无法切除的早期病变则可采取腹腔镜下的微创治疗。此外,根据胃癌的病期、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及患者的机体情况全面考虑,选择化疗、放疗、中医中药治疗、免疫治疗。
当然,患了病需要治疗,可是更要从源头上进行预防,以减低患病的风险。环境、遗传我们无法选择,但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培养良好地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或减少摄入可能的致癌物质,多进食含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水果等是我们大家能够做到的。对于年龄大于40岁、有上腹不适症状的患者,应该定期做胃镜检查,尤其是对于55岁以上的男性人群,不论有无不适感,都应该将胃镜检查作为常规的体检项目。对于前文所说的癌前期变化,则需要进行密切的随访,以利于早期发现,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