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大家经常可以看到身边的老年人服用阿司匹林,他们多半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根据医生要求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目的是防止血小板凝集成血栓,堵塞血管。与此同时还有一类药,就是华法林,大家在日常遇到的没有阿司匹林那么多,但在房颤患者中,有很多人需要长期服用这种药,目的也是防止血栓形成。
同样是预防血栓,为什么有的人服用阿司匹林,而另外一些人就需要服用华法林呢?甚至有些人,阿司匹林和华法林两种药要一起吃呢?这两种药可以互相替换吗?
两大与凝血有关的系统
“其实,华法林与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完全不同,他们不能算是同一类药。”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急重症中心顾问专家朱俊教授介绍说,严格地讲,血液凝集涉及到身体里很多的机制,主要有两大系统。
一大系统是存在于血浆中的凝血因子,现在发现的凝血因子已经有十余种。当源头的某一个凝血因子被启动后,就会连着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即通常所说的“凝血瀑布”。其结果使得溶解状态的纤维蛋白原变成了不溶解的纤维蛋白,凝血块就这样产生了。从血栓相关疾病的角度来看,这种凝血异常造成的血栓多见于静脉系统和心脏心房。
另一个系统是与血小板有关。正常状态下,血小板一直在血液中循环,不会聚集。但由于某些因素导致了血管损伤,比如手指被划了一个口子,使得人体组织被暴露在血液中,血小板就会被活化,于是血小板开始聚集,再加上红细胞等其他因素的参与,血栓就形成了。血小板聚集造成的血栓,多发生于动脉系统。
朱俊说:“由于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因此我们把作用于前者的药物叫做‘抗凝药’,而把作用于后一个系统的药物叫做‘抗血小板药’,他们的作用机制是完全不同的。”
两种药用于不同疾病
朱俊指出,像大家日常常用的阿司匹林,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而发挥作用的,它没有抗凝血的作用,所以属于“抗血小板药”;而华法林是作用在凝血因子所参与的一系列化学反应中,对抗血液的凝固,所以属于“抗凝药”。
除了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药还有很多种,比如氯吡格雷等。他们虽然作用在不同的血小板受体上,但目标都是一个,就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口服的抗凝药目前常用且安全性明确的是华法林,最近还有一些新的抗凝药问世。
由于作用机制完全不同,在临床上,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药被分别用于治疗不同的疾病。有些疾病的血栓是由于血流速度减慢而形成的,最典型的就是房颤和静脉血栓。这时候需要使用的药物就是华法林,来对抗血液的凝固。
而有些疾病的血栓是以血小板的聚集为主,最典型的情况就是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里有粥样斑块,很容易破裂,一旦斑块破裂,血小板接受到人体组织的刺激,误以为血管“破裂了”,就开始聚集形成血块,最终可能把血管堵塞。这就是某些急性心肌梗死的原理。这时候需要使用的药物就是阿司匹林,甚至阿司匹林加上氯吡格雷两种抗血小板药一起使用,来对抗血小板的聚集。
由于两种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适应证也不同,在某些患者身上,可能既使用阿司匹林,又使用华法林,如冠心病伴有房颤的患者。“这种情况不仅有,而且在心内科的患者中还比较常见。”朱俊解释说。
抗血小板治疗存三大误区
朱俊强调,目前在房颤血栓栓塞的预防中,临床上和公众心中对阿司匹林一类的抗血小板药接受程度较高,而对华法林抗凝治疗就不太容易接受了。其实,用抗血小板药物预防房颤血栓栓塞存在三大误区。
误区一:高估了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
抗血小板药用于房颤卒中预防,虽然不是完全无效,但阿司匹林减少血栓栓塞的效力只有华法林的1/3。研究还发现,对高龄患者(大于75岁),阿司匹林预防血栓栓塞的效果不能随年龄的增加而提高,华法林则可以,而两者出血事件发生率是相似的。
误区二:低估了抗血小板药的出血并发症。
在临床实践中,阿司匹林造成的出血事件也非常多。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曾提示,高危房颤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发生出血的风险也是增加的,并不是比华法林更安全;而密切监测下使用华法林,其出血发生率反而可以降得很低。
误区三:抗血小板治疗优于抗凝治疗。
这种认识颠倒了阿司匹林与抗凝药的位置,即便是联合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疗效也比华法林差很多。因此,临床上只是在不能用任何抗凝药时,才考虑抗血小板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