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1-19 01:01

  一、概述: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简称MDS)是发生在多潜能造血干细胞阶段的异质性克隆性疾病,以造血细胞不可逆的数量和质量异常为特点,表现为贫血、感染或出血及较高的白血病转化率。作为血液系统的常见病,其发病率,临床检出率不断提高,近年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有临床回顾性研究,总体MDS转白率只有30%左右,多数MDS患者不是死于白血病,而是死于由于血细胞减少所致的感染、出血和输血相关疾病。其中贫血是MDS临床最常见表现,在MDS患者中长期输血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心理压力均尤为突出。
  根据WHO的分型标准,目前MDS可分为难治性贫血(RA),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幼细胞(RARS),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育异常(RCMD),RCMD伴环形铁粒幼细胞(RCMD-RS),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I(RARB-I),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II(RARB-II),5q-综合征及临床不能分类者。现代医学提出刺激造血,诱导分化,小剂量化疗,细胞因子,免疫调节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但临床各型疗效差别较大。
  二、分期治疗:
  古代中医对本病并无专门论述,近10多年来中医已开始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和治疗进行研究,尤其对本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近代医家多将其归属中医“虚劳”,“急痨”,“血证”,“内伤发热”,“伏气温病”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中医多认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致脾肾两虚,生血之源枯竭,或外感六淫之邪,或因邪毒所伤,入里化热,灼伤血络,耗伤津液,致气阴两虚,瘀血内阻,而变症百出。疾病过程中还可见阴阳两虚,气不摄血,阳虚血脱及亡阴亡阳之危候。其病变在肾和脾,辨证虚证多见气血两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实证多见热毒炽盛,瘀血凝滞等型。
  近年来我们根据WHO对MDS的危险分级,以“精髓亏虚为本,邪毒内蕴相兼,正邪消长为轴”的发病机理,结合其发病特点及临床分型,对MDS进行分型分期治疗,临床取得一定疗效。临床治疗中我们发现MDS低危期患者多见脾肾亏虚致阴虚损阳,精血不化患者;中危期患者多见气阴亏虚日久致肝肾亏虚,热毒内伏患者;MDS高危期多见于气阴亏虚日久致瘀毒内结患者。
  1、低危期:
  临床诊断为MDS患者中,RCMD,RA,RAS等低危型,甚至部分中危-1型的患者,多无明显染色体变化或为良好型染色体,原始细胞<5%,临床特点以贫血为主,可伴有不规则发热,出血症状较轻,见面色萎黄或带灰黯,倦怠纳减,心悸头晕,腰脊酸软,两足萎软,时有发热,或手足心热,苔薄白,舌淡或有齿痕,脉细弱。中医辨证多属脾肾两虚,气阴亏虚,阴损及阳,精血不化。脾虚则气血生化乏源,见面色萎黄或带灰黯,倦怠纳减;肾藏精,主骨生髓,精血同源,肾虚则精髓无以充养,精髓不能化血则无以充养脏腑脉络,见腰脊酸软,两足萎软;气虚不能化精,血亏则心失所养,见心悸头晕;阴血不足,时有发热,或手足心热。治以益气养血,调补脾肾,填精益髓,方用生炙黄芪、党参、熟地、生地、当归、山萸肉、炒杜仲、淮牛膝、白术、生白芍、菟丝子、黄精、龟板胶、阿胶、香橼皮、黄芩等加减;甚者部分患者可出现神疲身倦,少气懒言,面色白光白,畏寒肢冷,纳差便溏,腰膝酸软,或面浮足肿,舌淡胖,舌苔白,脉沉细等症候。临床思辨当属脾肾阳虚之证,可附用仙灵脾、补骨脂、熟附块、鹿角片等温补肾阳药物,常能起到良效。此期希望能通过刺激正常残存造血干/祖细胞,从而提高血细胞数量,早日摆脱输血,提高生活质量。大量临床药理证实健脾补肾中药有促进骨髓干细胞和早期细胞的增殖分化,自我复制的作用,而中医中药通过整体辨证施治达到改善造血刺激因子和造血抑制因子的失衡,减少造血祖细胞凋亡,促进早期造血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
  2、中危期:
  中危期中大部分为RAEB,中危-2型患者,临床除见贫血之外,热型起伏,甚者高热不退,伴皮肤黏膜出血可见,原始细胞>5%,甚者外周血多见各型幼稚细胞,症除气阴两虚症状,尚可见鼻衄,刷牙时出血等,舌淡红,苔薄腻,脉弦。证属气阴不足,热毒内伏引动肝火,中医病机多以毒瘀为主,正气虚弱,气阴虚损,邪热内伏,侵入骨髓,久则消耗人体精血,导致机体精亏血少,脏腑虚损;热毒之邪自骨髓向外蒸发,浸淫诸脏,往往引动肝中伏火,内犯营血,损伤络脉见出血,多为虚实夹杂之证,所谓“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是MDS疾病过程中的重要转机时期,治拟健脾滋肾,清肝解毒,泄热止血,药用太子参、炒白术、生白芍、大生地、茜草根、丹皮、卷柏、生槐花、干茅根、炙甘草、茯苓、陈皮,加减水牛角、旱莲草、仙鹤草、藕节炭等。此期患者常较快向后发展,故虚证虽重,单用益气养阴往往疗效欠佳,所以不敢遗漏清热解毒抗癌药物,多用青黛、蚤休、藤梨根,或加用牛黄解毒片等;出血不明显者,则可加用活血化瘀药物,如三棱、莪术、虎杖等,临床使用小剂量并无加重出血之忧。针对此期患者药用重剂,以期解毒救髓;而益气养阴的药物又能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功能,活血化瘀药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能改善免疫功能紊乱状态,增加红系祖细胞对红细胞生成素的敏感性,使红细胞增殖分化,辨证施治冀以扶正固本,增强机体自身抗肿瘤活力,杀伤肿瘤细胞,并改善贫血,使疾病得到缓解,进入低危期。
  3、高危期:
  高危期患者多见于复发及难治性MDS,高危型MDS,多有明确白血病的基本表征,此期患者不同部位骨穿,或短期内再次复查骨穿,往往就符合白血病诊断标准,单纯中医药施治难以在短期内清除邪毒,缓解病情,故仍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延长患者生存期。患者以气阴亏虚日久致瘀毒内结多见,而患者化疗后气阴虚损症状加重,多合并肝火伏热,故临床辨证多以益气养阴,扶正祛邪为主,兼清肝木之火,药用太子参、茯苓、白术、白芍、天冬、生地、黄柏、北沙参、麦冬、全当归、枸杞、陈皮、蒲公英、蛇舌草、虎杖根、羊蹄根、生麦芽、生鸡金等加减。待病情稳定,治疗可加强健脾滋肾兼清肝泄热,药可改用生黄芪、太子参、炒白术、制半夏、当归、炒杜仲、淮牛膝、杞子、蛇舌草、陈皮、生炙草各、虎杖根、茜草根、羊蹄根、鸡血藤、菟丝子、生白芍、补骨脂、蒲公英、炒黄柏等加减。此期患者病情危重,虚损与邪毒并重,预后较差,中西结合治疗,在杀灭恶性克隆,恢复正常造血功能同时,仍不忘调护脏腑,扶养气血,清除余邪,以期巩固疗效,获得长期缓解。
  4、随症加减:
  症见发热则须临证区分外感,邪热内伏,骨蒸劳热的差别。外感多可加用银花、连翘、荆芥、防风、柴胡、大青叶等;邪热内伏伴白细胞增高可加用白花蛇舌草、白英、山豆根、大青叶等清解伏毒;骨蒸劳热则加用青蒿、地骨皮、鳖甲等。出血实证可伍用茜草根、水牛角、丹皮、凤尾草等清泻热毒,凉血止血;虚证则用龙骨、牡蛎、山萸肉、参三七等固摄止血。脾胃后天生化之本,赖其补养气血,可按脾胃润燥,升降之机随证用药。治疗中同时注意调肝,随症舒肝气,柔肝阴,清肝火。
  三、中西医结合
  1997年国际MDS预后分析研讨会遴选出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比,染色体核型和外周血细胞减少系列数这三个预后意义最强的参数,制定出一个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将MDS分为低危,中危-I,中危-II和高危等4个危变组。IPSS对MDS提示预后和指导治疗的作用在随后不同作者的研究中得到了肯定。迄今,IPSS已基本取代了以前的各种预后判断系统而被各国血液学工作者广泛接受。现代医学在MDS的疾病机制研究上,对机体的保护性机制导致的机体自身抑制恶性克隆增殖与因此导致细胞过度凋亡这一矛盾,以及自身免疫损伤与免疫妥协导致恶性克隆增殖的矛盾上,尚无法有效的解决,这也提示临床单纯的抑制免疫或无选择性的抑制免疫,都对疾病的治疗不利,加重了临床病患的痛苦,甚至死亡率,也解释了为何临床使用免疫抑制剂,并不断推出多种免疫抑制剂,但临床疗效尚不尽如人意。
  而通过中医整体辨病辨证的理论体系,将MDS定义精髓亏乏,气血双亏是为本,邪毒内蕴相兼,正邪消长为轴,恰恰能解决这些矛盾,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按MDS危险分级,疾病各期各阶段杂证变证的特点,正邪消长的趋势,辨证辨病相结合,益气养阴扶正的同时,适当加入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清热解毒中药。在低危型病人治疗中常可大胆使用温肾填精益髓的血肉有情之品;而在中危型病人诊治过程中,解毒救髓当为重中之重,同时兼顾扶正、健脾、益肾、活血、化瘀,辨证施治;对高危型患者,以扶正抗癌,增免抑瘤中药配合化疗诱导则对病人改善症状,克服骨髓抑制,减少化疗药物对胃肠道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有所帮助,同时在疾病的发病及预防再复发上,以及疾病的前期治疗上,尤其针对免疫系统的紊乱,细胞的修复,抗氧化,抗突变,抗凋亡,受体的增敏性,中药治疗以及中西药结合治疗,有其明显的优势。而在目前疾病诊治手段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中药治疗以及中西药结合治疗则更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

什么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相关文章
骨髓是人体造血的场所,含有造血的种子细胞,学名造血干细胞。由于疾病的影响,骨髓不能正常造血,人体就会表现为贫血、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英文简称MDS)就是骨髓造血干细胞异常导致的一组疾病。尽管此病预后不佳,但医学发展至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治疗方法,患者应与医生合作,积极配合治疗。1、什么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目前认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所致的造血功能障
发布于 2022-10-08 10:13
0评论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简称MDS,是常见病,作为最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之一,严重性不亚于淋巴瘤、白血病,愈后较差。重症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半年左右,一般在2-3年。MDS以骨髓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造血衰竭为主要表现。贫血会引发患者疲劳乏力等症状。白细胞少就相当于我们这个国家没有军队一样,环境中间的病菌随时来侵袭患者,他随时会感染威胁到生命。血小板减少后可引起出血,严重者出现脑出血、便血及尿血
发布于 2023-01-05 06:11
0评论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组临床表现、病理生理及遗传学改变多种多样的血液病,临床至少分为5种类型,主要有两大类,一类以难治性贫血(60-80%)、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50-60%)及中性粒细胞功能缺陷、血小板减少(40-60%)为主,并逐渐恶化;另一大类则骨髓中已经存在过多的原始细胞(5%-20%),为恶性肿瘤细胞。两大类都可以转化为急性白血病,后者已离白血病很近,具有与白血病一样的疾病本质。这类
发布于 2023-03-05 18:01
0评论
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怎么回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以骨髓病态造血及骨髓衰竭、高风险向急性白血病转化为临床特征。MDS为老年性疾病,大部分患者年龄大于60岁。在80岁以上年龄人群中,年发病率可达到12/10万。男女均可患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国家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该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MDS病因尚不十分确定,但追问病史,多
发布于 2023-01-28 13:27
0评论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英文名称myelodysplasticsyndromes,MDS)是多发生于老年人的常见血液疾病,其特点是:(1)骨髓造血细胞发育、成熟障碍,也就是病态和无效造血,引起造血功能衰竭,导致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临床出现贫血、发热和出血。(2)骨髓恶性肿瘤细胞增殖,高风险向急性白血病转化。由于本病的概念较为抽象,晦涩难懂;临床分型繁多,每位患者的自然病程和预后存在很大
发布于 2023-04-12 15:42
0评论
微移植是解原创的具有国际影响力并应用于白血病治疗的新方法和移植新理念,目前已成功应用于老年白血病患者。时隔三年,微移植在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MDS转化的AML上的临床研究结果于今日在国际权威杂志《StemCellTranslationalMedcine》上发表(影响因子5.709),这是继微移植成功应用于中青年白血病之后,又一项重要研究成果。研究结果显示,微移植联合化疗用于21名M
发布于 2022-12-11 14:44
0评论
1.具有高危预后因素的恶性血液病是主要的移植适应证包括:①难治或复发白血病;②初治急性白血病,预计非移植难以长期存活者;③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国际预后积分系统评估为中危或高危者;④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⑤慢性髓性细胞白血病。 2.非恶性疾病 ①骨髓衰竭性疾病如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②遗传性贫血如地中海贫血、镰状红细胞型贫血、骨髓纤维化、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
发布于 2024-07-02 12:32
0评论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髓系肿瘤,部分MDS患者有“难治性贫血(RA)/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有多系发育异常(RCMD)→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过多-1(RAEB-I)→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过多(RAEB-H)→继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sAML)”这样一个自然病程演进过程,为研究髓系肿瘤恶性克隆演变的一个极好的疾病模型。近年,几个大系列的MDS患者全基因组或靶向基因测序研
发布于 2022-10-08 11:48
0评论
从正虚瘀结论治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初探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MD/MPD,myelodysplastic/myeloproliferativedisease)是2001年WHO造血组织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中新设立的一大类髓系肿瘤,作为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其临床、血液学具有骨髓增生异常(MD)和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cMPD)双重特点,即骨髓中髓系细胞1系或2系具有MDS的病态造血现
发布于 2023-02-23 17:31
0评论
在一定容积的循环血液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正常标准者称为贫血。基于不同的临床特点,贫血有不同的分类。 按贫血进展速度分急、慢性贫血;按红细胞形态分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按血红蛋白浓度分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贫血;按骨髓红系增生情况分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和增生低下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一、临床上从贫血发病
发布于 2024-08-24 07:36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