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死亡几率一直是真实的存在,目前已处于较低的水平曾经有句话说孕妇生孩子就是“一脚踩在鬼门关”,对于几十年前落后的孕产妇保健水平而言,这句话真是不为过。由于那时大多数孕妇都是在家里分娩的,没有详尽的数据统计记录真实的孕产妇死亡率是多少,目前非洲部分落后地区的孕产妇死亡率或可作为参考,大约为1000/10万,也就是百分之一。
国际上孕产妇死亡比较低的几个国家包括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和西欧的一些国家,都低于10/10万。据报道,我国的孕产妇死亡率在2013年时已下降到23/10万,相比10年前又降低了50%左右。在一些城市,孕产妇死亡率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而且,随着孕产妇保健工作的推进,城乡之间孕产妇死亡率的差距也在明显的缩小。
作为医生,我们的工作就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将这一比率降低再降低。作为孕妇能做什么呢?
降低孕期风险,孕妇要做到
1、重视孕前体检和评估:妊娠会加重某些疾病的病情,甚至导致生命危险,对患有这些疾病的妇女,应当重视这些风险,甚至必要的时候选择放弃生育。作为医生,我深刻了解对于任何一位妇女而言,让她放弃生育的权利都是残忍的,但是如果生育将很大程度上导致她面临生命风险的话,那么她和她的家人必需要了解这种风险,并做出合理的决定。例如某些严重的心脏病、发生过脑血管意外的高血压等情况。
还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曾经和上级医生一起负责过一位艾森曼格综合症(严重的心脏疾病导致的综合症)孕妇,尽管动用了整个医院的抢救力量,病人最终还是抢救无效死亡了。这例病人是位进城务工人员,从小到大并不知道自己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也没有不适的感觉,甚至在入院前几天还在照看自家卖油条的小吃摊位。这个病例也提醒大家,即使自我感觉“身体不错”,也不能掉以轻心,专业的孕前体检和评估才是保障。
2、 重视孕期规律检查:虽然孕期检查不能规避所有的风险,但是可以发现问题,极大的降低发生风险的机会。就目前而言,我国城乡医疗条件存在巨大差异,也就是说,对于严重并发症的抢救能力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为什么孕产妇死亡率水平能够越来越接近?就是因为国家对降低孕产妇死亡做出的努力确实起到了成效,而这些努力是通过增加农村孕妇产检的次数和入院分娩的比例而达到的。
3、 遵医嘱进行孕期保健以及分娩方式选择:孕期保健存在很多误区,尽管医生苦口婆心劝说,仍有孕妇听信“人家、朋友、妈妈、婆婆或者网上医生”的各种传言,做出增加风险的种种选择。比较常见的例子有,“剖宫产比顺产安全、孕期营养过度、孕期长期卧床保胎”等。早已经有大量的数据证明,对于绝大多数情况而言,顺产是比剖宫产安全的多的分娩方式,只有在确实发生难产或较罕见的情况下,剖宫产才是合理的选择(冒手术的风险才被认为是值得)。至于孕期过度营养,体重增加过多,则远不是变得胖点、丑点那么简单,它可以极大的增加妊娠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甚至严重时发生并发症而导致更大的风险,对于胎儿也可能造成分娩时产伤、甚至远期孩子长大后发生高血压、糖尿病等等风险。孕期长期卧床的科普前不久我刚刚转发过,百害无一利,长期卧床带来的血栓风险是可以导致生命危险的。
4、 发生危险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医患关系的乱局导致患者对医院的不信任,作为医生感觉很无力,也不想说太多。但是一旦发生危险时,请谨记,医生是那群比你还不愿意出现危险的人,而且对于医疗风险的预判和处理就是他们的专业!还要知道,医学是这样一门学科,不能用1+1=2来解释的学科,所以请理解医生们有时在谈话时不能斩钉截铁,可能只是通过告诉你某些风险的比例给你合适的建议。
记得有一位孕妇,是个学理工科的高级知识分子,孕期产检都正常,在孕晚期的一次产检中,突然被发现出现了“重度子痫前期”。这是一种孕期特有的疾病,全身小血管痉挛导致的孕妇高血压和尿蛋白等症状,孕晚期的处理原则是积极缓解血管痉挛状态后及早终止妊娠。孕妇先是不肯住院,终于说动了入院,又不肯做任何治疗,待到同意用药后,坚决不同意终止妊娠。任凭我们如何解释,详谈风险,她始终是一句“我身体很好的,不会发生,我自己有数”。孕妇的妈妈是个淳朴的农民,偷偷跑到我办公室劝我说,“医生,委屈你了,你说的我都懂,也想按照你说的做,但是她是个知识分子,我拿不了她的主意……”还好,第二天孕妇的丈夫从外地赶回,给她做了主意听从医生的意见及时终止了妊娠。手术后,孕妇还是发生了HELLP综合症(子痫前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又经过一段时间才得以恢复。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好久我都有些后怕,万一孕妇的丈夫在更远的地方赶不回来……后果不堪设想。
小结:
妊娠和分娩的过程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风险很小,通过孕妇和医生的共同努力,这种风险还将进一步降低,孕妇们大可不必过度紧张。至于还没怀孕的小伙伴们,更不能因噎废食、放弃当妈的权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