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性猝死,世界卫生组织原先的定义是症状发生后在24小时内死亡者。Kuller等采用症状发生后2小时内死亡者。据观察采用这个猝死的定义,所有自然死亡中12%是猝死,而所有自然发生的猝死中,心脏性猝死占88%。
目前心脏性猝死的定义是:在急性症状发生后1小时内先有骤然发生的意识丧失的因心脏性原因导致的自然死亡。这样的死亡发生在一个有或没有心脏病的患者,但在这个患者,死亡的方式和时间是意外和不能预期的。重点是自然的、骤然发生、快速、和不能预期。
猝死的危险因素:男性的危险高于女性,有研究表明,猝死的危险与高血压、左室肥厚、肥胖和吸烟多呈正相关,易于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心脏病和其他情况有:冠心病,包括急性冠脉综合症、缺血性心肌病等。心肌疾病,包括肥厚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左心室肥厚、心肌炎、高血压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原发性心电异常,包括预激综合症、长QT综合症、Brugada综合症等。
猝死存在双峰现象,第一峰为出生后6个月,称作婴儿猝死综合症,而第二峰在45-75岁之间,与冠心病的发病年龄有关。儿童的猝死发生率十分低,在1~22岁的人群中,猝死的发生率仅为其总死亡率的2.5%。年轻人的心脏性猝死主要发生于有基础心脏病的情况下,其心脏病大多为先天性的。18~25岁的成年人中,酒精中毒和非冠心病的心脏病是主要原因。近年常有足球、篮球运动员猝死在比赛场上,对其尸检发现,肥厚性心肌病和异常的冠状动脉的发生率高,而大多数35岁以上的则呈现严重的冠状动脉硬化,从笔者做过的冠状动脉脉造影结果看,近几年冠心病发病年龄提前。在有基础心脏病的情况下,运动和精神过于紧张是有害的。酒精对心脏的毒性作用与剂量有关,且每个人对酒精的耐受量是不一致的,目前可以肯定的是纯乙醇量约125ml/d,即每日白酒150g(三两白酒),啤酒约四瓶,持续约10年以上者可造成酒精性心肌病。
心脏性猝死临床表现有4个组成部分:
1、前驱症状包括原有心脏疾病的加重,诸如胸痛、呼吸困难、心悸或疲乏无力,但所有的前驱症状既不敏感也无特异性。
2、事件的发生 患者急骤发生心跳加速、头晕、呼吸困难、软弱无力和胸痛、晕厥。时间短暂。此期代表心脏发生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以及整个心肌代谢内环境的紊乱。
3、心脏骤停 特征是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和脉搏消失。
4、生物学死亡 若无治疗干预,持续4~6分钟的室颤引起不可逆的大脑损害。8分钟内缺乏生命支持治疗,即可复苏和长时间存活几乎不可能。
高危患者的识别主要依靠动态心电监测、活动平板负荷试验、信号平均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心内电生理检查。以上各手段都有其临床意义,但又都有局限性。通过以上各手段一旦发现异常,应该积极的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