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1-24 22:22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会感到记忆力逐渐减退,经常丢三落四,前讲后忘,但无论是本人还是家属都认为这不过是正常的人体老化过程,是“老糊涂”了。事实上,这种介于正常老年和轻度痴呆之间的一种认知功能受损状态即为轻度认知损害(MCI)。MCI是一组临床症状群,其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程度较轻,未达痴呆或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D)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无损。但MCI 进展为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或其他痴呆的风险要高于正常老年人群。据研究,MCI 进展为老年性痴呆的概率为10% ~ 15%,远高于正常人(1% ~ 2%),是痴呆的高危人群。MCI 有遗忘型、非遗忘型和多认知领域损害型等若干亚型,以遗忘型MCI居多其他。值得重视的是,MCI 具有相对可逆性,据报道有20% ~ 25% 的MCI 最终认知功能逆转为正常,因而早期发现MCI 并及时进行适当干预治疗,其学术意义和社会经济效益不可估量。 

  1、轻度认知损害的临床特征

  记忆力减退是MCI最主要且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尤其是近事记忆减退明显,表现为“丢三落四”、“说完就忘”,“同一问题反复提问”,学习新知识困难,而远事记忆相对保存,数十年前的事都记得清清楚楚。MCI可有注意力、视空间结构、语言流畅性、执行功能等其他认知功能轻度障碍,如注意力不能较长时间集中于某一事物,易于涣散;临摹画二或三维图形、汉字抄写、语言表达、理解、命名、复述、运用能力减退;对熟悉环境定向力下降;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执行任务能力等方面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减退。此外尚可伴有情感障碍,如抑郁、焦虑、易激惹等。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可能显示海马、内嗅皮质萎缩明显,海马萎缩的程度可预示病程进展,海马萎缩越明显,发展为痴呆的可能性越大。

  2、轻度认知损害的危险因素

  了解MCI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对其早期干预,延缓或阻止病情发展。众多研究表明,高龄、受教育程度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心脏病、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吸烟和饮酒、载脂蛋白(Apo)E ε4等位基因多态性等是导致并使MCI加剧的危险因素。此外抑郁状态、贫血、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也是发生MCI的风险因子。

  3、轻度认知损害患者的早期发现

  早期识别MCI,在生活中可以注意以下六个方面:

  (1)主观和客观依据:正常老人和MCI均有主诉记忆力不佳,但MCI有明显的客观证据,如家属的证实及神经心理测量结果,而正常人缺乏客观证据。

  (2)对日常生活影响的严重程度:正常人不影响或偶尔影响日常生活,而MCI明显影响日常生活,这方面可以由家属给予证实。

  (3)部分和全面认知损害:正常老人仅记忆力下降,而MCI要涉及记忆以外的认知功能缺陷。

  (4)情感反应:正常老人对记忆力下降有明显的焦虑紧张,且有“恐痴”综合征,而MCI者这种情感则比较轻。

  (5)进展速度:正常老人记忆力下降是非进行性的,多年以后仍然维持现状,而MCI是进行的,不予干预则大多日渐严重,乃至痴呆。国外资料显示,MCI 6年后80%发展为痴呆,故可以用4~5年内无进展者大致确定为正常老化。

  (6)客观指征:有痴呆危险因素、病程短、遗传史、神经影像学检查、神经心理学检查损害程度较明显者等可倾向确定为MCI。

  4、轻度认知损害的干预

  MCI如果得以及时干预可延缓痴呆的进展。目前关于该病干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非特异性干预:评估危险因子,管理可控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抑郁等,积极控制危险因素是目前被广泛证实有效的干预措施。

  (2)改变生活方式首先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适当运动可产生保护神经的物质和增加大脑的血液循环,从而起到预防轻度认知损害的效果。而对已有轻度认知损害的人来说,参加强度运动可缓解病情且没有副作用。其次是合理膳食,营养均衡。老年人可食用对改善记忆力有帮助的食物,如蔬菜(卷心菜、甘笋、辣椒、胡萝卜、菠菜、紫菜花椰菜、马铃薯、和白萝卜等)和水果(如杏,香蕉、菠萝、葡萄、柠檬、广柑、柚子等)。因人体如缺少不饱和脂肪酸,记忆、思维能力则难以处于正常状态,因此可常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鱼类食品,此外大脑的活动功能、记忆力强弱与大脑中乙酰胆碱的含量密切相关,鸡蛋与瘦肉则含有较多的胆碱。乙酰胆碱脂酶能使神经传递质乙酰胆碱降解而引发老年痴呆,经常饮茶有利于抑制该酶的活性,从而有利于改善认知功能。最后,积极乐观的心态对改善大脑功能亦具重要作用。情绪乐观的人想得开,放得下,不悲观,不失望,无忧无虑,心理平衡,此能充分调节免疫、神经、内分泌、心脑血管系统的功能,增强记忆力。

  (3)认知训练:研究表明采用记忆加强训练( 包括记忆丧失教育、放松训练、记忆技巧训练及认知重建)可明显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记忆功能。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动脑多学习,如看书读报、下棋、看电视、与人交谈等,都可以帮助保持和增强记忆功能与智能。

  (4)药物干预:目前MCI的治疗药物都是对老年性痴呆有效的药物研究,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包括石杉碱甲(双益平)、多奈哌齐(安理申)、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艾斯能)、加兰他敏(力益临)等;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美金刚(易倍申);钙通道阻滞剂如尼莫地平;促神经细胞代谢剂等。这些药物均需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使用。

轻度认知损害有事吗?相关文章
认知功能损害是老年群体常见的症状,严重者称为痴呆。痴呆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1]。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期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故又冠名为老年性痴呆。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AD及其他认知损害的认识也在深化。1、神经变性与认知损害1.1、阿尔茨海默病 早在公元前7世纪,已有人注意到衰老可伴随认知功能下降;18世纪“老年性痴呆(seniledementia)”被公认为是一种不同于正常衰老
发布于 2023-01-24 22:17
0评论
近日一项大规模荟萃分析得出结论――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治疗后面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一般而言,化疗后认知功能障碍仅为轻度且局限于言语能力方面,如措词能力,和空间视觉能力,如在陌生环境中很容易迷路,”HeatherJim博士说,他是本文首席作者,也是位于弗罗里达州的H.LeeMoffitt癌症中
发布于 2023-02-06 22:17
0评论
MCI是指正常老化过程与早期老年性痴呆之间的一种过渡阶段,表现为轻度的记忆和智能损害。记忆损害程度与年龄不相称,神经心理学检查结果也证实,其损害程度比生理性健忘症严重,但未达到痴呆程度,同时这类病人能完成基本的日常生活。MCI不是神经系统疾病的直接结果,而是老年性痴呆的病前危险因素。MCI的阿尔茨海默病(AD)发生率是正常人的10倍。随访研究表明:MCI病人1年内发生AD的比例为10%~15%,
发布于 2023-01-28 12:22
0评论
帕金森病(PD)认知损害具有独特的特征。主要损害执行功能(即计划、组织、思维、判断及问题解决)和视空间障碍,到晚期最终进入痴呆状态。许多文献借用DSM-IV的AD诊断标准来作帕金森病痴呆(PDD)诊断的参考,实际上并不恰当,因为PDD认知损害有其独特的特征。1、执行功能损害。执行功能损害是帕金森病最突出的认知损害。国内外许多研究已经证实PD患者在顺序、时间次序和工作记忆、执行计划性操作方面均受损
发布于 2022-11-24 11:26
0评论
       近期认真学习了西盖蒂(EvaSzigethy)等编著,王建平等译的《儿童与青少年认知行为疗法》一书,内容简介《儿童与青少年认知行为疗法》是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特有的心理问题而著的认知行为治疗手册,其中汇集了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慢性躯体疾病以及抑郁、双相障碍、焦虑障碍、进食障碍、排泄问题、破坏性行为障碍等问题,而特别开发的高效的治疗技术与策略;同时还强调了家长以及整个家庭如何积极地参与到儿
发布于 2022-12-24 09:35
0评论
轻度认知损害(MCI)是一个正常与痴呆之间的过渡阶段,指的是有认知损害但未达到诊断痴呆的程度。轻度认知损害是一个临床综合征,最常见的表现是记忆减退,如经常放错物品、难以记起熟人的名字、忘记刚才交谈的内容、记不住电话号码、忘记看过的电影故事情节或不能回忆一个完整的事件等;或在熟悉的环境中混淆方位、记不住时间、学习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骑车经常闯红灯等;或性格改变如情感淡漠、抑郁或不
发布于 2022-11-28 02:16
0评论
在过去的十五年中,出现了用于了解语言障碍的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模型和方法─认知神经心理学(cognitiveneuropsychology,CNP)。通过使用CNP方法发展起来的语言处理模型,为我们提供了语言处理过程是否受损,以及损害的水平和损害原因的逻辑思维方法,同时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失语症各种临床表现所产生的根源。CNP评价方法是在认知神经心理学假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认为人的语言系统是
发布于 2022-09-24 23:48
0评论
由于人口老年化、社会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以及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增加等因素,导致“老年性痴呆”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国外:65岁以上老人的痴呆患病率为2.2%~8.4%,60~90岁的老人中,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呈指数增加,即每隔5.1岁增加1倍。国内:55岁及以上者痴呆患病率为2.9%,65岁及以上者痴呆患病率为5.22%,80岁以上老人中,约40%以上有不同程度痴呆。您或许抱怨过自己或
发布于 2023-03-12 17:16
0评论
经典的运动神经元病有4个类型:肌萎缩侧索硬化(ALS);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进行性延髓麻痹;原发性侧索硬化症。其中ALS是临床上常见的类型,其病理基础为脑干运动神经核及脊髓前角神经细胞、皮质脊髓束或皮质脑干束进行性变性,出现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症状,如进行加重的肌肉萎缩、无力、痉挛,病理征阳性,无感觉障碍及尿便障碍。目前仍沿用1994年西班牙会议确定的ALS诊断标准:①下运动神经元受累的体征,在延
发布于 2022-09-25 06:10
0评论
简单地说,认知治疗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病人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疗法的总称。所谓不良认知,是指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的信念或想法,它们往往会导致病人的情绪障碍或不适应的行为表现。治疗的基本观点是:认知过程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适应不良行为或情感与不恰当的认知方式有关。治疗师的工作就是与病人共同找出这些不恰当的认知,并提供“学习”或训练的机会去改正它们,或者用
发布于 2022-12-24 03:05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