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2-08 12:37

  糖尿病患者有一个困扰,就是身上有伤口时不容易愈合。这个伤口如果发生在脚上,没有及时处理,伤口感染或扩大,这就是糖尿病足了。大多数情况下的糖尿病足是这样形成的,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情况,如足趾血管栓塞,由于发病比较严重,相对容易发现。
  如果糖尿病足形成,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后果如何呢?

  大家很容易想到的就是截肢,造成生活不便。实际上,由于患者多力求保存患肢,长期迁延不愈的感染坏死组织不断释放毒素,严重影响心脏、肝脏和肾脏功能,导致这些脏器功能衰竭,如尿蛋白增加、肝脏白蛋白合成不足、心功能不足与猝死,如得不到恰当的治疗,患者平均还能存活约2年。所以糖尿病足患者应该及时并恰当的治疗糖尿病足。
  一旦发现足部感染,及时处理治疗,可能不再发展到糖尿病足的严重程度,更重要的,是不让足部发生感染。炎热的夏天,虽然天气炎热,容易感染,由于经常清洗与赤脚,方便检查,有问题也容易发现,一些小破口局部用点药,很快就能愈合。冬天里,虽然每天穿袜穿鞋,受到外伤的几率下降,可是所穿的袜子、鞋子,甚至脚的本身,都会对足部造成损伤,也由于穿袜穿鞋,患者多忽视每天重要的功课――足部检查。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由于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足部汗腺受到侵犯,原来是汗脚的人冬天不再出汗,皮肤干燥,极容易龟裂;足部离心脏最远,同时血液回流最差,糖尿病时,末梢循环最容易受损,导致皮肤的血液供应障碍;与此同时,支配汗腺、皮肤的神经纤维受损,表现足部的各种感觉减退,如对冷热的感觉下降,容易导致冻伤和烫伤,触觉功能下降,受到鞋内不平整处、袜子的皱褶等磨损而未感知,时间长一点,就可能导致损伤;足部抵抗力下降,趾甲容易真菌感染,结果趾甲异常生长,又可能导致趾甲边缘皮肤组织挤压受损,等等,这些因素共同的作用,使糖尿病患者的双足处在危险当中。
  避免这些危险,主要还是照顾好自己的脚。
  首先是洗脚,由于患者足部的温度觉可能已经出现问题,不能正确感知温度,所以应该先用手感知水温,为防止烫伤,手感知用于洗脚的水温应该是温水。如果需要温水泡脚进行物理治疗,以达到改善足部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和皮肤修复,建议使用温度计,控制水温。所使用的水温最好在38~42℃,高出皮肤正常温度5~10℃为宜。用清水就可以了,如用一些中药等泡脚,注意泡完后再用清水洗净,以免溶质细渣在穿鞋袜后造成摩擦伤。每次洗完脚,要用干软布巾将脚上的水吸干,不能忘了足趾下方和趾缝。
  其次是修脚,由于国内没有正式的足疗师,修脚多是患者自己进行,只有特殊情况到医院外科治疗。不管有否趾甲真菌感染,趾甲变形,修脚均以削到甲与皮肤边缘并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到边。如有趾甲卷入甲沟,应小心修削,不要损伤皮肤,如发生损伤,立即局部清创用药。
  最后是鞋袜,袜子要求是无缝纺织棉袜,最好有一定厚度,保温与缓冲压力。经常检查袜子里面,最好能将袜子翻卷后洗涤,以防袜子里面有线头成团或成绊线,对足部造成损伤。鞋子既不能大,也不能小。鞋子过大或过小,都造成足部受力不均。应选择厚底宽头鞋,保证足底受力均匀,减少局部摩擦。另外,每次穿鞋,均应该用手插进鞋里检查有无小的异物。
  是不是每个糖尿病患者都应该这样做?

  理论上,每个糖尿病患者都应保持这样良好的足部保健习惯,即使是非糖尿病的健康人群也会从中受益。而实际上,养成习惯后,以上的过程很容易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但那些有糖尿病足高风险的患者,是必须这样做。
  哪些糖尿病患者是糖尿病足的高风险人群呢?

  如果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下肢有血管病变(表现为行走一段距离后下肢痛、乏力、肌肉萎缩、皮肤变紫发黑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下肢感觉过敏如疼痛、麻、痒和感觉缺失如木、温度觉振动觉减退)、血糖波动较大未控制稳定的患者,有其中之一的,都是糖尿病足高危人群。还有一些糖尿病患者,可能需要检查,才发现有血管神经病变,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血管和神经功能检查。
  如果发生糖尿病足部感染,患者一定要去专业医院就诊。没有得到合适的治疗,还可能加重病情。目前上海地区糖尿病足的治疗仍分散在各大医院内分泌科中,很难能得到多学科联合的专业治疗,并且由于疗效欠佳,大多数医院拒收这类患者。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保健相关文章
1、糖尿病足的定义及其危害糖尿病患者常出现长期的血糖和血脂代谢紊乱,易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和基底膜损害,形成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患者出现合并神经病变及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而导致的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称为糖尿病足。它具有很强的致残性和致死性,其高位截肢率高达20%以上,最终结局常常是截肢和死亡。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时间是多在5-10年之间。故预防糖尿病患者足部并发症的发生,
发布于 2022-10-22 21:34
0评论
糖尿病足部溃疡是因糖尿病引起的较常见并发症之一,足部溃疡的不愈合及其并发症是引致糖尿病截肢的首位原因。据统计全世界超过25亿人患糖尿病,预计在2025年将达到38亿,其中糖尿病足部溃疡发生率15%-25%,五年内有足部溃疡史的再发率为70%。有专家判断说:在地球的某一处,每30秒,总有个病人因糖尿病接受了截肢手术。每年医疗卫生都会在糖尿病足部溃疡上投入大量资金,单纯的足溃疡花费将近17500美元
发布于 2023-02-12 07:12
0评论
糖尿病病人因为血管及神经病变影响了小腿及足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引起病人下肢及足部发冷、麻木、疼痛、肢体无力等症状。如果不重视足部护理,可能引起难治性溃疡、感染,甚至因此而截肢。下述方法会改善糖尿病病人足部的健康状态。提示一:每天检查双脚:重点在每个足趾,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因感觉迟钝,小的异物不能及时感觉到,有可能损伤皮肤,造成感染。提示二:用温水而不是热水洗脚,温度不能超过37度。洗脚后立即
发布于 2022-12-28 22:55
0评论
糖尿病病人因为血管及神经病变影响了小腿及足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引起病人下肢及足部发冷、麻木、疼痛、肢体无力等症状。如果不重视足部护理,可能引起难治性溃疡、感染,甚至因此而截肢。下述方法会改善糖尿病病人足部的健康状态。提示一:每天检查双脚:重点在每个足趾,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因感觉迟钝,小的异物不能及时感觉到,有可能损伤皮肤,造成感染。提示二:用温水而不是热水洗脚,温度不能超过37度。洗脚后立即
发布于 2022-12-27 22:20
0评论
我国14个城市的14所三级甲等医院对糖尿病足患者展开统一调查,结果发现,在引发糖尿病足的各种诱因中,物理因素占六成到八成。据主持研究的专家介绍,糖尿病患者中15%~20%在病程中发生足部溃疡或坏疽(俗称糖尿病烂脚),其概率要比普通人高40倍。糖尿病患者中,约有10%的人将在发病过程中,由于足底压力异常增高,最终导致足部溃疡。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增高的主要原因:1、糖尿病神经病变:当人体发生糖尿病时
发布于 2023-01-29 01:52
0评论
糖尿病足病是由于周围神经营养障碍性病变、动脉闭塞性病变,以及容易合并骨和软组织感染等一系列病变引起的。足部溃疡是糖尿病最常见和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据文献报道,大约5%~10%的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足部溃疡,足部溃疡多发生于糖尿病发病10年以后;病程超过20年者,约45%发生足部神经障碍性病变;1%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截肢治疗,其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糖尿病在我国近年来也列为高发疾病范围,属
发布于 2023-02-15 04:02
0评论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失去了双脚,便意味着在日常生活中将举步难行。对这一点的深刻体会,莫过于因糖尿病足而截肢的患者了。在这里,医生要提醒每一位糖尿病患者,要像爱惜您的眼睛一样保护您的双脚。糖尿病足在老年糖尿病病人中发病率约为2.8%~14.5%。其主要表现是下肢疼痛及皮肤溃疡。因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造成的截肢,要比非糖尿病病人高5~10倍。因而重视糖尿病足的防治,积极挽救保存肢体具有相当重要的
发布于 2023-02-27 21:36
0评论
什么是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指由于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周围神经病合并感染后出现的足部严重的溃疡、坏疽。既往由于治疗困难,给患者造成极大的身心痛苦,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最终截肢的命运。糖尿病足如何治疗?传统的糖尿病足治疗方法包括:积极控制血糖,给予伤口换药和全身使用抗生素。但是由于没有在根本的血运问题上得到很好的解决,治疗效果难令人满意,治疗时间长,花费大。糖尿病足新的治疗方法针对糖尿病足的血管病病变特点
发布于 2022-11-30 00:11
0评论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足部由于神经病变使下肢保护功能减退,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使动脉灌注不足致微循环障碍而发生溃疡和坏疽的疾病状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甚至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不但给患者造成痛苦,而且使其增添了巨大的经济负担糖尿病病人的慢性周围神经性并发症,特别是糖尿病病人的感觉并发症,所出现的感觉丧失或者是异常。比如四肢末端特别是足部的感觉异常所出现的麻木、走路的
发布于 2022-11-25 01:21
0评论
一般来讲,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人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坏死。糖尿病足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是分为三种类型。每种类型的糖尿病足治疗方案不同,如果混淆,极易导致耽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第一种类型是神经病变型。这类足病在临床上表现为足部麻木,感觉缺失等。糖尿病神经病变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自主神经,感觉神经病变多呈袜套样分布的感觉异常甚至感觉缺失,使患
发布于 2022-10-01 16:14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