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脉高压常常伴有肝硬化,而我国又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国家,因此人们很容易将门脉高压和肝硬化等同起来。事实上,不是所有类型的门脉高压都是肝硬化引起的。其中有一种类型,也就是区域性门脉高压就不伴有肝硬化,它在门脉高压中其发生比率低于5%,若非肿瘤所致,是中唯一有望能够治愈的类型。区域性门脉高压病例数相对较少。
区域性门脉高压的病人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消化道出血,且无肝病背景,肝功能检查正常,影像学检查无肝硬化的表现,而胃镜检查提示胃底食管静脉曲张者,或是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而后者是此类病症的重要表现,并且临床上可合并有脾功能亢进的表现。这又是怎么一会事情呢?
原来,区域性门脉高压根本原因在于脾静脉汇流受阻,依据解剖部位不同,病因可大致分为胰源性、脾源性和腹膜后源性三类。炎症、肿瘤等因素可使脾静脉受压扭曲、管腔阻塞,致脾胃区静脉压增高,进而形成脾肿大和侧支循环,而与此同时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压力却保持正常。
其侧支循环包括:
(1) 最常见的是经胃短静脉、冠状静脉回流至门静脉,是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的形成基础;
(2) 经胃网膜左静脉回流至左结肠静脉、肠系膜下静脉入门静脉,可导致结肠脾曲处静脉曲张;
(3) 由胃网膜左静脉流向胃网膜右静脉,少数可再流向腹膜后、肾静脉或肋间静脉;
(4)若冠状静脉回流至脾静脉或门静脉受阻,可以同时出现胃底和食管静脉曲张。
因此对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如果没有肝病史,也不能掉以轻心,应当警惕可能发生区域性门脉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