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2-09 03:52

  人人都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脸。不仅能展现个人容貌,还能自由地表达喜怒哀乐。这是再也自然不过的事了。可偏偏却有人做不到这一点,这是多么苦恼的事情。已到不惑之年的方老师是一位大学副教授,她讲的课声情并茂,形象生动,同学们都说听方老师的课真是一种享受。方老师科研工作也非常出色,经常要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可是,近两年来不知什么原因,学校的讲台上难见她的身影,多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她也借故推辞了……

  原来方老师犯病了。她感到脸部时时会难以控制地抽搐。两年前,方老师觉得一侧下眼睑不自主地跳动,她以为是工作紧张劳累所致,就没特别注意。以后症状加重,逐渐发展为一侧面部肌肉的抽动,到后来频繁地发作,使得她无法控制自己的表情,搅得她心神不安,有时甚至睡眠中也不能停止。去医院检查,大多配回些卡马西平和安定类药物,开始还有些效果,后来就不管用了,吃药后不仅症状未见好转,整天还昏昏沉沉,反应迟钝。为了治好病,方老师跑遍了省内的各大医院,做过各种针灸、推拿治疗,收效甚微。有人建议她做面部肉毒素封闭,可是治疗后出现了面瘫,三个月后面瘫终于康复,但面部抽搐症状依旧。虽说此疾无生命危险之虞,却也足以影响方老师的事业。她开始惧怕上讲台,避免参加会议及各种社交活动。因为每上讲台,众目睽睽之下心情稍一紧张,面部就抽得越是厉害。不仅影响讲课质量,那挤眉弄眼的怪相还引得台下哄堂大笑,好不尴尬。正当她心灰意冷之际,听人介绍来到上海瑞金医院就诊,医生给她做了特殊的脑磁共振血管断层成像(MRTA)检查,发现在她脑干面神经根部附近存在微血管压迫,于是医生提出用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案。方老师万般无奈之际,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同意了手术。经过医生们三个小时的精心手术,奇迹出现了,那骚扰了她两年的面部不自主抽搐症状完全消失,手术获得了完满成功。方老师的心里乐开了花。现在,方老师已精神焕发地重上讲台,活跃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

  像方老师那样患了病一开始得不到合适治疗的例子并不少见,由于医疗技术水平的限制和基层医院医生对此病缺乏正确认识,往往使方老师那样的病人得不到及时的最佳治疗,辗转求医无门。方老师的病,医学上称为“面肌痉挛”,通常中年起病,女性多见。据有关流行病学调查,面肌痉挛在人群中的患病率达21/10万。发病初起时主要是一侧眼轮匝肌(多为下眼睑)不自主的阵发性抽动,以后抽搐逐渐扩展至一侧面部表情肌,发作频繁时脸部变形,口角歪斜,眼呈裂隙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通过多年来对面肌痉挛的大量临床研究,已搞清了它的病因不外乎两大类。其中最常见的病因是微血管压迫面神经根部所致。由于解剖变异存在,且随着年龄增长,颅内血管迂曲硬化,压迫面神经根部的髓鞘薄弱处,造成神经冲动传导“短路”而诱发面肌痉挛。病因出自颅内,各种外部的局部治疗难以取得良效也就不足为怪了。病因未除,何谈根治?另一类继发性病因如颅内肿瘤或血管病变引起面肌痉挛则约1%~2%,但一旦延误诊治就会酿成严重后果。

  医生替方老师做的手术名称为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此类手术的开展在国外一些医学发达的国家相当普遍,有效率高达90%左右,长期随访复发率小于10%,并发症少。手术治疗高效,已被专家推崇为面肌痉挛治疗的首选方法。由于面肌痉挛发病后一般无自动缓解趋势,保守治疗无效则应尽早行外科手术。若无全身严重慢性疾患能够耐受麻醉者,都适合显微血管神经减压手术治疗。手术只需在耳后局部剃发,开一直径约3厘米的骨窗,在显微镜下用特制的器械分离压迫面神经根部的血管襻,然后插入特制的垫片将血管与神经隔离开来便可奏效。一般术后一周拆线即可回家。由于皮肤切口隐藏在枕后发际内,不易看到疤痕,不影响美观。目前国内已有多家医院能够开展此项手术,取得良好疗效。上海瑞金医院在微血管减压治疗颅神经疾病方法积累1600余例的丰富经验,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多次应邀在世界神经外科大会,亚洲神经外科大会和美国、日本及国内神经外科年会上作报告。受到广泛好评。面肌痉挛患者应及时找有经验的专科医生诊治,查出病因,做针对性治疗。相信现代医疗技术能为你解除烦恼,还你一张舒心的脸。

恼人的面肌痉挛相关文章
临床上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面瘫后遗症面肌抽搐:以往有明显的面瘫史,由于面瘫恢复不全发生轴索再生错乱所致,患侧多遗留不同程度的面肌无力和麻痹现象。 2.特发性睑痉挛:为双侧眼睑肌痉挛,常伴有精神障碍,肌电图显示面肌不同步放电,频率正常,可能系锥体系统功能紊乱所致。 3.面肌颤搐:为面肌个别肌束细微的颤动,常侵入周围眼睑肌肉,多限于一侧,可自行缓解,可能是侵犯脑干,颅神经的良性病变所致。 4.
发布于 2023-12-19 06:05
0评论
概述 面肌痉挛亦称面肌抽搐或偏旁边面肌痉挛症,是一旁边面神经受激惹而发生的功用失调症候群。患者多是40岁以上成人,男女性别之比为2:3,发病率约占人群之0.64%。但是,关于面肌痉挛的医治,至今尚无特效药,只能依托患者表现早发现,早医治。 面肌痉挛早期症状 1、 面肌痉挛早期,患者的脸部自动运动,如咀嚼、瞬目、眨眼或表情动作可诱发脸部肌肉肌抽搐发生,并可因心情激动、严重、劳累或阅览时刻过长等
发布于 2024-06-11 18:02
0评论
何谓面肌痉挛?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阵发性、节律性抽搐、痉挛或强直性发作。抽搐多从一侧眼轮匝肌开始,逐步向下扩大,波及口轮匝肌和面部表情肌,严重者引起面部疼痛,影响视觉、言语和睡眠。多是一侧。发病率64/10万人;患者多是40岁以上成人,男:女=2∶3。“面肌痉挛”是怎样发生的?面肌阵挛表现为半侧面部肌肉阵发性的不自主抽搐,中年以上的女性多见。其痉挛常自一侧眼部或口角开始,随之
发布于 2023-03-19 02:01
0评论
面肌痉挛即面部一侧抽搐(个别人出现双侧痉挛),精神越紧张、激动痉挛越严重。由于面肌痉挛的初期症状为眼睑跳动,民间又有“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之称,所以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经过一段时间病灶形成,发展成为面肌痉挛,连动到嘴角,严重的连带颈部。面肌痉挛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发型面肌痉挛,一种是面瘫后遗症产生的面肌痉挛。两种类型可以从症状表现上区分出来。原发型的面肌痉挛,在静止状态下也可发生,痉挛数分
发布于 2022-12-02 23:11
0评论
一、药物治疗 除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等药对一些轻型患者可能有效外,一般中枢镇静药、抑制剂和激素等均无显著疗效。过去常用普鲁卡因、无水酒精或5%酚甘油等做茎乳孔处注射,以造成一时性神经纤维坏死变性,减少异常兴奋的传导,一次注射量为0.3~0.5ml,以达以出现轻度面瘫为度。剂量过大将产生永久性面瘫,剂量过少3~5个月后仍要复发,现已很少采用。 注射方法:患者侧卧,常规碘酒酒精消毒患侧耳下乳突周围,于
发布于 2023-12-19 05:45
0评论
1、血管因素 1875年Schulitze等报道了一例HFS病人行尸检时,发现其面神经部位存在有“樱桃”大小的基底动脉瘤。目前已知大约有80%~90%的HFS是由于面神经出脑干区存在血管压迫所致。临床资料表明:在导致HFS的血管因素中以小脑前下动脉(AICA)及小脑后下动脉(PICA)为主,而小脑上动脉SCA)次之。已知SCA发自于基底动脉与大脑后动脉交界处,走行最为恒定,而PICA和AICA则
发布于 2023-12-19 05:52
0评论
偏方一 陈皮、薏苡仁、白芷、云茯苓。先煮薏苡仁为粥,后三味水煎去渣人薏米粥中三五沸即成。每日一剂,连服数日。具有除痰通络,健脾化湿。适用于脘腹胀满、脾失健运、食少纳呆、痰湿阻遏之面瞤等症。 偏方二 山楂、薏苡仁、粳米、炒扁豆、红糖适量。共加水煮粥,食前加红糖,供早晚餐。具有活血通络,健脾化湿。山楂活血化积;红糖补血活络;薏苡仁、扁豆治脾虚有湿。全方使脾得健运,痰化湿除,面部络脉贯通。适于脾虚湿困
发布于 2024-09-19 12:45
0评论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表现为阵发性无痛性的半侧面部肌肉不自主的痉挛性收缩,通常仅限于一侧面部,偶见双侧者。发病初期多为一侧眼部肌肉(尤为下眼睑)阵发性不自主抽动,逐渐缓慢地扩散至同侧面颊、口角等半侧面肌同时抽搐,严重者可累及同侧的颈部阔肌抽动。病至晚期可伴患侧面肌无力或轻度面瘫。本病为缓慢进展,一般不会自行好转或消失,影响病人容貌,给日常生活、工作带来极大不便。绝大部分面肌痉挛属特发性(又称原发
发布于 2023-01-10 05:51
0评论
持续眼皮跳原是神经短路了王阿姨感到精神非常痛苦,两年前她左眼皮开始不停地跳,起初她并不以为然,想想大概是睡的少了,眼睛累了,才这样跳的。并自我安慰地认为“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左眼多跳跳也不错。没想到后来眼皮跳的情况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严重,她的左眼后来睁也睁不开了,还连累了整个左侧的脸颊一起抽搐,时间长了人的脸形都变了。之后到医院神经科看了病才知道,原来她患上了一种叫“面肌痉挛”的病,可手术治
发布于 2023-02-19 13:26
0评论
面肌痉挛是同侧面神经所支配范围内的面部肌肉出现的无痛、间歇、不自主及无规律性的强直收缩或者阵挛发作。情绪激动或者精神紧张时症状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目前面肌痉挛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学术界主要有两种假说:1、“短路”假说认为,面神经在桥延沟出脑干处(rootexitzone,REZ)受到血管压迫,导致该处神经髓鞘受损,神经纤维裸露,裸露的神经纤维之间形成电传导“短路”,造成异常冲动的发生;
发布于 2023-02-27 02:06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