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人们都认为,长了瘤子就要开刀。但是,于2014年8月19日正式发布的《中国垂体催乳素腺瘤诊治共识(2014版)》(以下简称《共识》)明确指出,垂体催乳素腺瘤应首选药物治疗。此《共识》的发布,标志着以催乳素腺瘤为代表的部分垂体腺瘤从此将告别手术刀,迈入一个全新的药物治疗时代。《中国垂体催乳素腺瘤诊治共识(2014版)》由中国垂体瘤协作组正式发布,对国内垂体催乳素腺瘤诊治给出了行业指导性意见。
症状:“温和”肿瘤表现多样
儿童身材矮小、生殖器提前发育,成人手指脚趾肥大、面容膨胀,生育期男性阳痿、不育,女性闭经、过肥……在这些症状的背后,很可能隐藏着一个以“温和”面目示人的肿瘤:垂体瘤。
“垂体瘤过去的发病率不高,但现在据估算,正常人群的垂体瘤发病率约10%。”中国垂体瘤腺瘤协作组秘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吴哲褒博士指出,这是由于医学界对垂体瘤认识的加深,检查手段的进步,使得更多的垂体瘤病人被发现。
垂体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属于良性肿瘤,由于肿瘤位于颅脑深部及内分泌中枢,对周围产生压迫和对内分泌的影响,常给患者的生长、发育、生育功能及生活劳动能力等造成严重损害。它的危害主要在于可能引发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泌乳素等内分泌激素过度分泌或分泌不足,表现为儿童巨人症、性早熟,成人肢端肥大症等多种疾病。此外,由于受到垂体瘤压迫,患者还会出现头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复视等症状。
误区:过度治疗得不偿失
“该病因个性低调,常遭人误解:一方面,病人不能及时识别垂体瘤,导致发现过晚,引发严重病变;另一方面,国内垂体瘤治疗领域常存在治疗不规范等问题。”吴哲褒博士特别指出,目前国内的一大常见问题是,由于基层医生的知识没有及时更新,导致过度治疗现象严重。“其实,垂体瘤并非都需要一切了之。有些垂体瘤患者,吃药就能将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
中国垂体瘤协作组着重呼吁,对于侵袭性巨大催乳素腺瘤,更应该重视药物治疗,因为手术无法全切除肿瘤,且风险大、死亡率高。根据中华医学杂志2014年8月刊发的一则最新病例显示,药物治疗对于治疗侵袭性巨大催乳素腺瘤有着“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一位来自国内的33岁男性患者*某,就曾两次从手术治疗的误区中及时拽回,改行药物治疗。这位患者因性功能下降2年、右眼视力模糊于2013年2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诊断为侵袭性巨大催乳素腺瘤。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溴隐亭两周后,即感觉右眼视力有改善,服药5个月后,肿瘤体积得到控制。然而,服药到第8个月,溴隐亭出现了迟发耐药现象。此时,患者又准备行手术治疗,瑞金医院再度阻止手术,给出药物卡麦角林治疗方案,其肿瘤体积又开始缩小直至2014年6月,鞍内和颅内肿瘤几近完全消失,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共识:药物治疗是首选方案
《共识》指出,由于溴隐亭已经被证实安全有效且价格相对便宜,因此溴隐亭为我国推荐治疗催乳素腺瘤的首选药物。对比溴隐亭,卡麦角林服用更方便,患者的耐受性更好。但由于目前中国大陆缺乏卡麦角林,因此,宜敦促引进卡麦角林,让更多患者受益。
随着对垂体瘤药物治疗的重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外科已于今年起开设垂体瘤专病门诊,从专病专治的角度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吴哲褒博士提醒,该病治疗方法不能固定模式,应因人而异。临床上看到不少垂体瘤病人被错切,非常惋惜。“事实上,多数儿童、青少年病人的垂体瘤很小,不需开刀。如果盲目切除垂体瘤,有可能影响相关激素的正常分泌,进而影响生长发育,且有出现并发症的风险。”
据中国垂体腺瘤协作组透露,为探索更好的新药,近年来我国还在积极研究催乳素腺瘤药物治疗敏感性相关的新靶点。最近,上海市内分泌肿瘤重点实验室宁光团队发现,PRKACA基因上L205R热点突变与肾上腺皮质腺瘤发生密切相关,从而为药物研发提供一个很好的靶点。相信随着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终有一天,不仅是催乳素腺瘤,所有的垂体腺瘤都有望进入药物治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