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下裂作为一种常见的新生儿先天性畸形,和泌尿外科的主要病种,如结石、前列腺增生、泌尿系肿瘤等相比,所占比重不大。但是,这个看似很小的疾病却给患者带来了大量的烦恼。过去,尿道下裂并不为人所熟知,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经济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宣传不到位所致。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网络的迅速普及,使医学知识得到广泛地传播,年轻的父母也可以在网络上轻松地找到尿道下裂的相关资料。尽管如此,这些杂乱的专业性知识仍会使非医学专业的读者们感到困惑。因此,在这里粗浅地谈一下尿道下裂,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种先天性疾病。
首先,什么是尿道下裂?
顾名思义,尿道下裂就是指尿道异位开口于阴茎腹侧,这和尿道海绵体发育不良有关。本病在国外的发病率约为3-8‰,而国内1997年的数据则显示低于1‰,但近年来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
尿道下裂的主要临床表现有三点:
1、异常的尿道开口;
2、包皮分布异常;
3、常伴有阴茎弯曲。
此外,常有部分患者合并隐睾、阴茎阴囊转位、性腺发育不良等疾病。
由于尿道下裂的特征十分明显,因此患者出生后简单的体检即可发现异常。但在国内某些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地区,仍有部分患者一出生就被当成女孩抚养,直至青春期阴茎开始发育才发现异常。尿道下裂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只是一些严重的患者需要像女性一样蹲位排尿,成年后可能会影响其性交、生育。除了生理上的影响外,尿道下裂还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伤害。患者懂事后发现生殖器较常人不同,常会出现自卑心理,可能影响其融入社会。
引起尿道下裂的原因有很多,如环境污染、激素的乱用、基因的突变等等。就目前而言,预防尿道下裂的发生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因此,我们的重心主要还是在尿道下裂的治疗上,而手术便是唯一的治疗方法。手术的目的不仅仅是重建一个完整的尿道,更要重建患者的自信心,帮助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据不完全统计,尿道下裂的手术方式有300多种,常用的术式大约10余种。值得注意的是,尿道下裂不存在某种绝对的最佳术式,有经验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特点来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
手术的成败除了和术式选择有关外,还牵涉到手术时机的选择。国外一般推荐6-18个月左右手术,可有效平衡手术效果和心理创伤的关系。国内一般认为1岁左右便可手术,但必须在患者懂事之前完成手术。考虑到东西方人阴茎发育的差异,阴茎的发育情况是决定手术时机的必要条件,而年龄可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项来进行综合评估。
许多患者、父母都希望一次性完成手术,因此对分期手术存在着抗拒心理。对于患者来说,分期手术延长了治疗时间,增加了治疗费用,而风险却较一期手术无明显降低。
这实际上是个误区。现在的分期手术较早前的完全不同:I期重建一个无毛、光滑、平整的尿道板,II期再使用新建的尿道板进行卷管。这种分期手术方式在保证手术成功率的同时又可以获得一个良好的阴茎外形,非常适合那些阴茎严重弯曲需要断开尿道板进行阴茎伸直,或是经受过多次失败手术阴茎皮肤缺乏的患者。
患者经历了重重考验最终手术成功,是不是意味着以后永远不会再出问题了呢?
非也!尿道下裂的远期并发症,如尿道狭窄、阴茎再次弯曲、尿道外口退缩等,都需要在随访中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尽早处理。有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患者在10年后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并发症。因此,尿道下裂患者术后仍需要定期随访。
尽管尿道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器官,但是缺少了它也会引起一系列的大麻烦,甚至无法繁衍后代。好在尿道下裂目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尿道下裂的治疗会越来越简单,而成功率则会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