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个笑话故事:老干部、老教师和老工人三人在一起闲聊,说起百年之后的最后送别仪式上,最希望听到一句什么样的评语。老干部说:我最想听到“廉洁奉公人民好公仆”的评价;老教师说:我最想得到“为人师表桃李满天下”的赞扬;而那位老工人则幽幽地说道:我希望听到主持人说:“他还在动”。
是笑话,也不是笑话,一个可能真实、可能虚构的灰色幽默,道出的则是人的天性中对“动”的渴望。动,则生命在,不动,则生命衰或亡。“生命在于运动”,老生常谈的一句话,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在现实生活中,未必每个人都能真正地“动起来”。上二、三层楼非得挤电梯者大有人在;机场里百十米路非得搭乘水平电梯的人不在少数;开着汽车去一公里路开外的菜场买菜的马大嫂真的很多;数千元的跑步机上积满灰尘的人家比比皆是;大腹便便、行百步即气喘吁吁的富态人士更是随处可见……这些现象告诉我们一个不争的事实:高度物质文明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运动观已经淡漠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虽然各方科普作家、各种科普读物,声嘶力竭、长篇累牍地告诫人们要运动、运动,然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就出在两个字:态度!
态度是认知、观点和内心的体现,态度又是行动的起点。如果不能对运动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不能用积极、负责和持之以恒的态度对待运动,实际上也是对生命的消极和不负责任。
就在写稿之前的两个小时,与集团的一位IT同事谈到我每天的必走之路,同事在惊叹我魔鬼般身材的同时,更惊异于我的坚持。同事告诉我,他一直超重,而且患有脂肪肝,也知道运动的重要性,但总是在体检之后,读到超声检查报告上的 “重度脂肪肝”五个字,读到肝功能报告上的异常转氨酶数值,才能促使他运动一阵子,几天后又回归以往,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四五个小时,加班很晚回家,“累得”不想走路。
类似于我这位同事的情况应该非常普遍,尤其是那些白领们,他们长年累月蜗居在不通风的写字楼,守着电子计算机,喝着垃圾饮料,午夜12点之后睡觉,这种静得出奇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实在堪忧啊!现实中的教训已经很多。就在今年初,我的另一位IT部门27岁同事,突发心脏功能衰竭,住进某医院重病监护室,无法确诊病因,最终在长征医院心脏科被诊断为肺动脉栓塞!病因就是久坐不动。久坐,容易导致下肢血管内血栓形成,一旦脱落,血栓则会随血流掉到肺部血管,继而可以引起危及生命的肺栓塞。当时,这个27岁的小伙子,可谓命悬一线呐!现虽已治愈,但体质已非从前。
运动真的有那么难吗?否也!只要你能够改变态度,强化意识,运动可以无所不在,无处不能。
我也常常需要在电脑前面工作超过4个小时,但我一定会在中途离开办公室溜达十几分钟;我常常乘飞机出差,但我会非常珍惜候机厅那长长的走道;我工作的地点位于长征医院和上海市医学会之间,经常要到这两个单位办事,但我拒绝开车而为步行;当我工作十数个小时精神极度疲乏之后,我绝对不会选择坐卧,而是在小区里慢速奔跑数十分钟。若还要说我的难能可贵之处,那就是手机“健康”App图标汇总上的记录,它显示的日均步行距离永远在10公里以上!这就是我的态度,是对运动的态度,也是对生命的态度。读者诸君:你也能做到的。至于如何合理、科学和个性化地运动,请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