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上有种说法叫“冷积”,过去虽然不多见,但近年来发病率却越来越高。原因很简单,随着冰箱的普及,很多孩子一年四季都可吃到冷饮。
由于小儿的脾胃功能比较虚弱,饮食不知自节,寒温不会自调,最易被饮食所伤,食凉则生冷,吃热则生温,因此很容易遭受寒凉之邪,积结肠胃,从而影响到胃肠的蠕动,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便秘。
小儿患冷秘后,除了表现为大便干,如算珠状、羊屎状外,大多患儿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或色青,畏寒怕冷,手足发凉。这类小儿这时候单纯用泻下的药物大多效果不好甚至无效。有些医生给孩子开出大黄、芒硝等泻下的药物,甚至还会加重病情。原因是大黄这一类的药虽清热、泻下作用较好,但多为苦寒之品,而冷 积便秘以后,胃肠道里的阳气比较弱,再用泻下的药物,只能加重病情。
如今,小儿患病热证较多,不少家长常给孩子吃“泻火”药。有的定期给孩子吃王氏保赤丸,有的天天给孩子吃双黄连、蒲地蓝、板蓝根之类的药,美其名曰“不生火”,岂不知这些也是造成小儿脾胃损伤、冷秘发生的原因,因此家长对宝宝切勿过度治疗和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