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3-17 17:06

  什么是胆石症?胆石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胆石形成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肥胖、西方饮食和遗传素质。据统计,在75岁时,有35%的女性和20%的男性都将患胆石症。每一年,大约超过50万的人作外科手术取石,其中大多数因为出现症状而行手术。虽然此病是西方社会的主要问题,但其患病率在一些饮食西方化的固定人群和发展中国家中却在不断上升。

       胆石症的形成机理:多数胆石的主要成分是胆固醇,尽管部分是由钙盐构成。胆汁含有大量胆固醇,通常状态下以液体形式存在,当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时,胆固醇成为不溶性的,由胆汁中析出沉淀成石。大多数胆石在胆囊内形成,大多数胆管结石系由胆囊移动而来。胆管内结石形成系由于胆汁流速变慢、淤滞而致,如胆管有狭窄或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能导致严重的、危及生命的胆总管感染(胆管炎),胰腺炎或肝脏炎症。当胆道系统梗阻时,细菌繁殖迅速形成胆管炎症,细菌可扩散至血流引起身体其他部位感染。
  胆石症有哪些表现?大多数胆石相当长时间内不引起任何症状,特别是结石位于胆囊时。较为典型的是,结石可通过胆囊进入胆管,也可通过这些管道进入小肠而不产生症状或者留存在胆管内,不阻碍胆流,一般不引起症状。当结石部分或短暂地梗阻胆道时,病人出现疼痛,疼痛反复发作,持续数小时,最经常位于右上腹部,局部有压痛,疼痛可扩散至右肩胛,常伴有恶心、呕吐。合并感染时,病人有寒战、发热、黄疸。通常情况下,梗阻是暂时的不合并感染。胆总管梗阻引起的疼痛与胆囊梗阻引起的疼痛不易区别。胆囊颈管的持续性梗阻引起胆囊发炎(急性胆囊炎),结石引起胰管梗阻引起胰腺发炎(胰腺炎),同样引起黄疸、疼痛和可能的感染。有时,胆囊切除后间歇性疼痛转变为持续性,这类疼痛可能系由胆总管结石引起。
  微创技术治疗胆石症有两种方法:可以取出胆管结石,常规外科手术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ERCP)。大家对《西游记》中孙悟空向铁扇公主借扇的情景还记忆犹新吧?现代医学的确使医生会变法进入人体内,但并不像孙悟空那样,而是利用一条能连通电视机的又细又长又软的内镜──电子十二指肠镜,借助这条内镜,医生既可看到体内的情况,又可利用这条内镜进行体内的一些治疗操作。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是将消化内镜由口送入,经食道、胃、十二指肠球部达十二指肠降段的十二指肠乳头(胆总管的出口部);借助消化内镜的治疗通道导入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刀并插入胆总管内;经切开刀的导管注入造影剂作选择性胆管造影,在连接X光机的显示器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胆管内的情况以及切开刀的位置。切开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后,打开胆总管的出口至合适的大小,有时切开后即可见胆汁、小结石的流出。利用网篮、气囊等进入胆总管,将收集到胆总管内的结石取出,然后,像倒垃圾那样倒在"外面",也即将收集到的结石放于十二指肠内,让其随粪便排出体外而达到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目的;对于体积较大的胆总管结石,则用碎石篮将其碎成数块后取出,或在作括约肌切开术后配合体外震波碎石再行取石或让其自然排出;对于较小的残留结石,则可随胆汁经由扩大了的胆总管出口自行排出胆管。会不会内出血很多威胁人体生命安全?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治疗中使用的所谓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刀并非我们日常认识中的寒光闪闪的手术刀,其主要部分是一根插在导管内、能联接高频电流的细小钢丝。通上高频电流后,外露的小钢丝便成了锐利的电切刀。由于高频电流能使所接触的组织出现凝固坏死,因而一般切开部位并不发生出血。所谓括约肌切开术也有别于传统意义的剖腹手术,仅仅于十二指肠乳头处作1.0~1.5厘米的切口,切开乳头的括约肌部分,以打开胆总管的末端。
  近10年来,ERCP下取石术已逐渐取代传统的剖腹手术方法而成为先进国家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目前也被国内医生所推崇,其具有安全性好、费用低、创伤小、术后恢复容易等优点,对于胆囊切除术后残余结石及复发性结石也是有效的治疗方法。90%的病人ERCP检查和括约肌切除手术是成功的,死亡率小于0.4%。3%~7%的病人出现并发症,较腹部手术安全性高。术后近期并发症包括出血、胰腺炎、胆管穿孔或感染,2%~6%的病人,胆管再次狭窄,结石复发。

什么是胆石症相关文章
胆石症简短地说就是胆囊结石。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和胆管)的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疾病。由于肝脏代谢障碍或胆道运动功能失常,导致胆汁中的固体成分沉淀,在胆汁流速缓慢、胆汁浓度较高的胆囊里,形成结石。胆结石小的如米粒,大的甚至如核桃,可以是一粒、两粒,也可达数千粒。结石的种类和成分不完全相同,临床表现取决与结石是否引起但到感染、胆道梗阻及梗阻的部位和程度。全世界患胆结石的人数至少有几千万,不论哪个国家
发布于 2023-01-19 18:36
0评论
说起胆结石大家都非常熟悉,甚至有不少人还知道早饭不吃容易得胆结石。胆结石的知晓率高,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胆结石发病率之高。我国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为4%-7%,男女比约为1:3,上海地区的发病率为10%左右。据统计,胆囊结石约有1.5%-6.3%发展为胆囊癌。可见,胆结石的危害不容忽视!吃出来的胆结石?饮食与疾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良的饮食习惯成就了不少“吃出来的病”,成为现代人的常见病、多
发布于 2023-03-18 10:16
0评论
治疗胆石症不是“一刀切”,现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做法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诊治措施,即个体化治疗,为患者“量身定制”一整套治疗方案。1、平时无症状的胆石症患者怎样治疗?一般来说,无症状和症状轻微的胆囊结石患者不需要常规行预防性胆囊切除。也就是说,虽然体检发现患者有胆囊结石,但平时没有右上腹痛、恶心等症状,可以不用手术治疗,吃点胆宁片预防发病,注意每三个月或者半年随诊B超就可以了。2、胆囊结
发布于 2023-03-18 09:26
0评论
胆石症是最常见的胆道疾病,包括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胆囊结石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胆结石,是指结石生成并存在于胆囊里的。而胆管结石是指存在于胆囊以外的胆道中的结石,它可以是自胆道中生成的,也可以是胆囊结石落入胆道的。成因:胆石症的成因至今还未明确,可能和胆汁的代谢成分异常,解剖结构异常或是细菌作用有关。胆石的成分也多种多样,包括胆固醇、胆色素、钙盐、黏蛋白等,不同成分的胆石,其形态和质地也各不相同。
发布于 2023-02-28 21:51
0评论
1、女性:许多人尤其是中年女性,往往待在家里的时间多,运动和体力劳动少,天长日久其胆囊肌的收缩力必然下降,胆汁排空延迟,容易造成胆汁淤积,胆固醇晶体析出,为形成胆石症创造了条件。另外,由于女性的雌激素水平高,会影响肝内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的形成,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而雌激素又影响胆囊排空,引起胆汁淤滞,促发结石形成。服用雌激素治疗绝经后综合症者,胆石症患病率明显增高。2、老年人:据统计。年龄越大患胆
发布于 2023-01-25 09:07
0评论
胆石症诊治的临床经验超声诊断胆石症:胆石在B超检查时表现为强回声光团,并伴有声影,胆囊结石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不会随体位改变的结石称附壁结石,2mm大小结石就能发现,胆囊肿瘤或息肉为不均质强回声或低回声,不伴声影,也不存在移动性。超声诊断胆管扩张:正常胆总管直径为0.6-0.8cm,肝总管为0.4-0.6cm。胆囊长8-12cm,胆囊管直径为0.1-0,4cm,胆囊壁厚度<3mm。B超诊断胆囊萎
发布于 2023-01-09 10:56
0评论
      胆结石又称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或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胆道感染是属于常见的疾病。按发病部位分为胆囊炎和胆管炎。结石在胆囊内形成后,可刺激胆囊黏膜,不仅可引起胆囊的慢性炎症,而且当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后,还可以引起继发感染,导致胆囊的急性炎症。由于结石对胆囊黏膜的慢性刺激,还可能导致胆囊癌的发生,有报告此种胆囊癌的发生率可达1%~2%。
发布于 2023-03-11 17:06
0评论
胆石形成原因迄今仍未完全明确,可能为一综合因素胆石的成分有胆固醇、胆色素、钙盐、黏蛋白及其他有机物与无机物等,根据结石成分的不同通常将胆石分为胆固醇性结石、胆色素性结石和混合性结石(胆固醇、胆色素、钙及其他有机物无机物混合而成)3类。多年来的研究已证明,胆石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经过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而形成的这些因素包括胆汁成分的改变、过饱和胆汁或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胆汁囊泡及胆固醇单水晶体的沉淀
发布于 2024-02-26 18:43
0评论
鼻胆管主要运用于内镜胆道引流,比较经典的是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它采用一根细长的鼻胆管,在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入胆管中,另一端经十二指肠、胃、食管、咽等,从鼻孔延伸出体外,建立一条胆汁的体外引流途经。ENBD可以简便、有效地解除胆石症引起的胆道梗阻。通过引流,它能达到减压、减黄、消炎的目的,且操作简便、安全。适用人群:可广泛运用于取石后、碎石后或肝胆管结石所致胆管梗阻的处理。两种治疗
发布于 2023-03-18 09:31
0评论
目前,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的患者越发增多,有些保胆取石后又担心结石的复发,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养成良好习惯,尽可能避免胆石症的发生已经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以下提供些许帮助:每日三餐有规律的进食是预防结石的最好方法;选择合理的饮食结构,避免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习惯,适当维生素和纤维素丰富的食物;保持适当运动的习惯,维持理想体重;避免长时间以坐姿从事工作;多饮水,少食煎炸油腻食物。合理的饮食
发布于 2023-01-14 12:26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