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3-18 10:16

  说起胆结石大家都非常熟悉,甚至有不少人还知道早饭不吃容易得胆结石。胆结石的知晓率高,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胆结石发病率之高。我国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为4%-7%,男女比约为1:3,上海地区的发病率为10%左右。据统计,胆囊结石约有1.5%-6.3%发展为胆囊癌。可见,胆结石的危害不容忽视!
  吃出来的胆结石?
  饮食与疾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良的饮食习惯成就了不少“吃出来的病”,成为现代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比如,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痛风、高血压等等,另外,胆石症、胰腺炎的发病也与不良饮食习惯有着密切的关联。
  为什么不良饮食习惯会吃出胆石症呢?有三类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引起胆石症。
  1、长期高脂饮食长期高脂饮食容易使人肥胖,运动少,使胆囊肌肉张力下降,排空延缓,胆汁淤积,就会导致胆石形成。特别是长期食用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的脑、肝、肾、大肠等内脏,以及蛋黄、奶油等,导致胆固醇浓度升高,也容易形成胆石。
  胆囊结石中,最常见的是胆固醇结石(另外还有胆色素结石和混合型结石)。虽然人体内的胆固醇大部分是在体内合成的,但也有少部分是通过饮食摄入的。不少患者在饮食摄入过多脂肪或高胆固醇食物后,就容易引起胆绞痛发作。高脂、高胆固醇饮食与胆石症的发病密切相关。
  2、进食过甜或过酸的食物不少人喜欢吃甜食,尤其是女性,大多抵挡不住甜点的诱惑。但是甜食吃多了血糖就会升高,从而刺激胰岛素分泌,加速胆固醇的累积,胆固醇在胆汁内沉积形成胆石。另外,过多的糖还会转化为脂肪,导致肥胖,容易发生代谢紊乱和血胆固醇浓度增高,促进胆结石的发生。
  而酸味食物(如山楂、杨梅等)有较强的收敛作用,会引起胆绞痛,加重胆结石。
  3、饮食习惯不合理

  (1)不吃早餐:不少人都知道不吃早餐容易得胆结石,这是因为,经常不吃早餐,空腹时间过长,使胆汁分泌减少,胆固醇就容易沉积形成胆囊结石。
  (2)暴饮暴食: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聚餐宴饮暴饮暴食的现象日趋增多,也成为多种疾病的诱发因素。暴饮暴食会导致胆道功能紊乱,使胆汁大量分泌,胆囊强烈收缩引起胆囊发炎,胆囊绞痛。而且暴饮暴食的食物品种,也多以高脂、高胆固醇、高蛋白、高糖、高热量为主,也是形成胆石症的病因。
  (3)酗酒: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等肝脏病变,使胆汁排空受阻淤积,也是胆结石的诱因之一。
  不同结石发病特点

  对于胆绞痛发作,经历过的患者恐怕都是心有余悸,但并不是所有胆石症患者都会出现胆绞痛。我们平常习惯称呼的胆结石,通常指的都是胆囊结石,但是胆石症除了胆囊结石之外,其实还有肝外胆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不同的胆石症发病时会出现不同的症状,有些患者甚至长期无症状。
  1、胆囊结石:多数无症状,部分可出现胆绞痛,男性常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发作,女性以夜间痛较为多见。如果右上腹痛持续加重,伴有恶心、呕吐或发热,可能为急性胆囊炎。
  2、肝外胆管结石:较严重,常诱发胆管炎或胆源性胰腺炎,Charcot“三联征”(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
  3、肝内胆管结石:症状不典型,平时可能只仅有肝区或胸背部不适和胀痛;但急性发作时可出现发热和黄疸。反复发作可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
  由此可见,除了胆绞痛之外,其他诸如右上腹痛(有时疼痛放射至右后背部)、肝区闷胀不适、恶心呕吐、发热、黄疸等,都有可能是胆石症引起。尤其是胀闷不适感、阵发性的慢性腹痛,容易被患者忽视或当作其他疾病。在医生询问病史的时候,有些患者说自己没有出现过症状,其实是发生过的,只不过当时没有想到那些就是胆石症发作的症状。
  复杂胆管结石如何治疗

  我们一般人所理解的胆结石是长在胆囊内,再严重切了胆囊也能把石头取出来,虽然可能对消化功能有所影响,但不会威胁到生命。但是,还有一种长在肝脏内的结石,也就是肝内胆管结石,肝脏可不能轻易切除。
  在胆石症的治疗中,最为复杂的就是肝内胆管结石。其成因复杂,涉及到很多肝脏本身的问题,例如胆汁代谢异常,胆管解剖学异常,胆道蛔虫等等。好发于右肝后叶或左外叶肝脏。孙教授介绍说,如果肝内胆管结石反复发作胆管炎,导致受累肝叶纤维化,肝萎缩时需要采用切肝取石的方法。若不及时治疗,后期愈发严重者合并肝硬化,就只能选择肝脏移植了。
  胆石症的三张处方

  处方一:调整饮食结构,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关于饮食上文已有介绍,在生活习惯方面应做到作息规律,劳逸结合,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避免工作压力对身体机能造成的负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胆石症患者这是一种生活治疗手段,但同时也是胆石症的预防措施。需要提醒的是,胆石症患者经治疗切除胆囊后,并不是万事大吉不会再长结石了,仍要预防再形成结石,即肝内胆管结石。
  处方二:锻炼减肥,自我评测,把握时机及时就医。肥胖是胆石症的一个危险因素,一方面是因为肥胖者体内的胆固醇比普通人多,肥胖者往往爱吃高胆固醇的饮食,加上身体自己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也多,有研究显示,每增加10公斤的脂肪组织,每天就会多合成胆固醇大约200毫克,相当于多吃一个鸡蛋所含的胆固醇;另一方面,肥胖者胆汁内的磷脂和胆汁酸的含量也有改变,就使得胆固醇在胆汁里容易达到过饱和状态,于是就沉积到胆道里,形成结石。据统计,当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50%后,有临床症状的胆石症可增加6倍。
  处方三: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胆石症不是“一刀切”,“三头六臂”也不是全部都用上,应该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患者来说,不要盲目跟风,应该选择有条件的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

胆石症的诊与治相关文章
胆石症诊治的临床经验超声诊断胆石症:胆石在B超检查时表现为强回声光团,并伴有声影,胆囊结石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不会随体位改变的结石称附壁结石,2mm大小结石就能发现,胆囊肿瘤或息肉为不均质强回声或低回声,不伴声影,也不存在移动性。超声诊断胆管扩张:正常胆总管直径为0.6-0.8cm,肝总管为0.4-0.6cm。胆囊长8-12cm,胆囊管直径为0.1-0,4cm,胆囊壁厚度<3mm。B超诊断胆囊萎
发布于 2023-01-09 10:56
0评论
治疗胆石症不是“一刀切”,现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做法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诊治措施,即个体化治疗,为患者“量身定制”一整套治疗方案。1、平时无症状的胆石症患者怎样治疗?一般来说,无症状和症状轻微的胆囊结石患者不需要常规行预防性胆囊切除。也就是说,虽然体检发现患者有胆囊结石,但平时没有右上腹痛、恶心等症状,可以不用手术治疗,吃点胆宁片预防发病,注意每三个月或者半年随诊B超就可以了。2、胆囊结
发布于 2023-03-18 09:26
0评论
胆石症简短地说就是胆囊结石。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和胆管)的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疾病。由于肝脏代谢障碍或胆道运动功能失常,导致胆汁中的固体成分沉淀,在胆汁流速缓慢、胆汁浓度较高的胆囊里,形成结石。胆结石小的如米粒,大的甚至如核桃,可以是一粒、两粒,也可达数千粒。结石的种类和成分不完全相同,临床表现取决与结石是否引起但到感染、胆道梗阻及梗阻的部位和程度。全世界患胆结石的人数至少有几千万,不论哪个国家
发布于 2023-01-19 18:36
0评论
什么是胆石症?胆石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胆石形成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肥胖、西方饮食和遗传素质。据统计,在75岁时,有35%的女性和20%的男性都将患胆石症。每一年,大约超过50万的人作外科手术取石,其中大多数因为出现症状而行手术。虽然此病是西方社会的主要问题,但其患病率在一些饮食西方化的固定人群和发展中国家中却在不断上升。       胆石症的形成机理:多数胆石的主要成分是胆固醇,尽管部分是由
发布于 2023-03-17 17:06
0评论
1、女性:许多人尤其是中年女性,往往待在家里的时间多,运动和体力劳动少,天长日久其胆囊肌的收缩力必然下降,胆汁排空延迟,容易造成胆汁淤积,胆固醇晶体析出,为形成胆石症创造了条件。另外,由于女性的雌激素水平高,会影响肝内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的形成,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而雌激素又影响胆囊排空,引起胆汁淤滞,促发结石形成。服用雌激素治疗绝经后综合症者,胆石症患病率明显增高。2、老年人:据统计。年龄越大患胆
发布于 2023-01-25 09:07
0评论
胆石症是最常见的胆道疾病,包括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胆囊结石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胆结石,是指结石生成并存在于胆囊里的。而胆管结石是指存在于胆囊以外的胆道中的结石,它可以是自胆道中生成的,也可以是胆囊结石落入胆道的。成因:胆石症的成因至今还未明确,可能和胆汁的代谢成分异常,解剖结构异常或是细菌作用有关。胆石的成分也多种多样,包括胆固醇、胆色素、钙盐、黏蛋白等,不同成分的胆石,其形态和质地也各不相同。
发布于 2023-02-28 21:51
0评论
实验室检查 1.胆红素代谢:当胆石引起胆管梗阻时,血清总胆红素增高,其中主要是结合胆红素增高,即1min胆红素与总胆红素之比常大于40%;如胆管完全梗阻,其比值可大于60%,尿中胆红素含量显著增加,而尿胆原则减少或缺如,粪胆原亦减少或消失。 2.血清酶学检查:梗阻性黄疸时,碱性磷酸酶(ALP)明显增高,常高于正常值的3倍;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亦显著性升高;血清转氨酶(ALT,AST)呈轻
发布于 2024-02-26 19:03
0评论
胆石形成原因迄今仍未完全明确,可能为一综合因素胆石的成分有胆固醇、胆色素、钙盐、黏蛋白及其他有机物与无机物等,根据结石成分的不同通常将胆石分为胆固醇性结石、胆色素性结石和混合性结石(胆固醇、胆色素、钙及其他有机物无机物混合而成)3类。多年来的研究已证明,胆石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经过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而形成的这些因素包括胆汁成分的改变、过饱和胆汁或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胆汁囊泡及胆固醇单水晶体的沉淀
发布于 2024-02-26 18:43
0评论
1.与胆绞痛相鉴别的疾病 (1)胆道蛔虫症:单纯的胆道蛔虫症多见于青少年,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剑突下绞痛或呈钻顶样痛,少数患者采取膝胸卧位时疼痛可有所减轻,疼痛常阵发性发作,缓解期与常人一样可毫无症状,多数患者伴有呕吐,甚至有呕吐出胆汁者,也有呕吐出蛔虫者,疼痛发作期症状虽很重,但腹部常缺乏体征,这是胆道蛔虫症的特点,如行B超检查,有时在胆管内可发现虫体影像,一般而言,根据疼痛特点及B超检查,本病
发布于 2024-02-26 18:56
0评论
鼻胆管主要运用于内镜胆道引流,比较经典的是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它采用一根细长的鼻胆管,在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入胆管中,另一端经十二指肠、胃、食管、咽等,从鼻孔延伸出体外,建立一条胆汁的体外引流途经。ENBD可以简便、有效地解除胆石症引起的胆道梗阻。通过引流,它能达到减压、减黄、消炎的目的,且操作简便、安全。适用人群:可广泛运用于取石后、碎石后或肝胆管结石所致胆管梗阻的处理。两种治疗
发布于 2023-03-18 09:31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