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0-10 08:58

胸椎管内的一个先天性肿瘤位于脊髓腹侧,将脊髓压迫到左侧椎管内。术前,患者双下肢有进行性麻木和无力。

手术采用半外侧层压法,完全切除腹腔内的肿瘤,解除了对脊髓的压迫。

手术中只切除了右侧椎板的一部分,保留了右侧小关节的完整性;同时,对左侧椎板、棘突、韧带和左侧椎旁肌肉均无损伤,基本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真正做到了椎管内肿瘤的微创治疗。

手术后,患者的症状消失了,第二天就戴着支架下地行走了。

椎管内肿瘤的微创切除术,采用半截式层析法相关文章
       颈段神经鞘瘤是指位于颈椎椎管的神经鞘瘤,由于肿瘤生长常和颈髓、椎动脉、颈神经关系密切,手术风险大。传统的手术方法大都采用后人路切除椎板,然后行肿瘤切除术。近年来,为减少手术入路的创伤,多采用患侧半椎板切除手术入路。但是,半椎板切除仍然破坏了单节脊椎椎板的连续性。我们从2006年开始应用部分半椎板切除手术人路显微外科治疗颈段的神经鞘瘤,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由于手术大大减少了骨质、韧
发布于 2023-01-27 16:17
0评论
现阶段国内患者、甚至部分医生对于椎管内肿瘤的认识还有误区,病人的症状通常是以肢体麻木、无力或者常固定颈胸腰背部的一处疼痛等为始发症状,而这部分患者通常会认为这些症状是由于单纯的肢体问题或者腰部的一些常见疾病引起的,往往会去骨科就诊。在相对大型的医院,这部分病人在确诊后一般会及时转诊到神经外科,并得到相应的手术治疗。另外一些病人可能会被收到其他科室,也可能会由骨科医生救治。但其实骨科和神经外科对该
发布于 2023-03-06 05:41
0评论
椎管内肿瘤是指发生于脊髓及周围组织如果硬脊膜、神经根、脂肪及血管等的原发性肿瘤或继发性肿瘤。根据肿瘤与脊髓、脊膜的关系分为脊髓内肿瘤、髓外硬脊膜下肿瘤和硬脊膜外肿瘤。根据病理分类,脊髓内肿瘤多为胶质瘤和室管膜瘤、海绵状血管瘤;髓外硬脊膜下主要为神经鞘瘤和脊膜瘤;硬脊膜外肿瘤主要为脂肪瘤、转移瘤、血管瘤、神经鞘瘤等。主要临床表现(1)神经根受压症状:表现为刺痛、刀割样或烧灼样疼痛。疼痛沿神经根分布
发布于 2022-12-02 22:06
0评论
椎管肿瘤按部位可以分为:髓内肿瘤及髓外肿瘤。其中髓外肿瘤包括髓外硬膜下肿瘤及硬膜外肿瘤。一、髓内肿瘤:脊髓内肿瘤主要为星形细胞瘤及室管膜瘤,约占全部脊髓肿瘤的20%。髓内肿瘤常侵犯多节段脊髓,累及后根入髓区可引起根性痛,但较少见。多能见有肌萎缩,肌束震颤,锥体束征出现较晚,多不显著。括约肌功能障碍可早期出现,脊髓半切综合征少见,脑脊液改变多不明显,压颈试验多不显示蛛网膜下腔梗阻。二、髓外肿瘤包括
发布于 2023-03-06 05:16
0评论
经腰椎后路的椎间融合术(PLIF)诞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由于椎间融合时植骨充分、植骨床血液供应良好、生物力学环境合理,因而融合率和临床疗效都显著提高。但该技术需要对神经进行一定的牵拉,增加了神经损伤的几率。1982年Harms等提出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技术(TLIF),术中无需过度牵拉神经根,神经损伤发生率降低,这使TLIF技术获得迅速推广。无论是PLIF还是TLIF融合术,手术时需要对腰
发布于 2023-02-13 18:22
0评论
在颈椎外科,颈椎管内肿瘤并不少见。肿瘤易造成脊髓受压,致瘫率和致残率高,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和先进的外科手术的推广应用,国内越来越多医院的脊柱外科开展了颈椎管内肿瘤的诊治工作,不少的文献报道表明,其诊断的准确率和手术疗效总体良好,但误诊、漏诊和手术并发症等时有发生,从而影响手术疗效,甚至引起严重后果。因此,如何提高颈椎管内肿瘤的诊治水平很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一、熟悉分类
发布于 2023-03-23 09:21
0评论
肝脏是肿瘤的好发部位之一,以肝血管瘤和肝癌多见,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瘤。以往多采用开腹手术切除肿物,需要在腹部开一个20厘米左右的切口,损伤大,恢复慢。目前我院在熟练掌握传统开腹手术的基础上,开展了大量的腹腔镜微创手术切除肝脏肿物,只需要在腹部打数个小孔即可以切除肝脏肿物。在疗效方面,与传统的开腹肝脏肿瘤切除术相比具有术后疼痛更轻、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切口更美观等。除此之外,腹腔镜手术
发布于 2023-03-18 12:21
0评论
骶管囊肿、椎管狭窄、脊椎不稳及畸形采用不同入路和显微神经外科微创技术治疗多种脊髓脊柱疾病,包括:骶管囊肿、颅底凹陷、寰枢椎脱位、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脊柱侧弯等。通过手术切除压迫物(如囊肿、椎间盘或骨赘等),使脊髓神经彻底减压,同时纠正畸形,恢复椎体的稳定性,尽可能减少脊髓神经损伤和破坏脊椎稳定性的风险。对伴有脊髓永久性损害的患者,可利用嗅球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骶管囊肿:骶管囊肿的症状可以有腰骶部
发布于 2022-12-02 17:46
0评论
历史演进上世纪50年代,Cloward等首先提出经腰椎后路的椎间融合概念(PLIF),由于椎间融合具有充分的植骨融合床、丰富的血液供应以及良好的生物力学环境,因而融合率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也随之改善。但是,PLIF手术也存在一定局限,如术中需要腰椎两侧广泛的椎旁肌剥离,导致椎旁肌术后一定程度的失神经改变;需要切除两侧更多的后方结构,如椎板,椎间小关节等,客观上削弱了腰椎节段的稳定性;技术上需要对双
发布于 2023-02-09 11:02
0评论
一、传统技术的局限性在介入性椎间盘治疗方法出现之前,开放手术是治疗严重椎间盘突出症的唯一有效手段,介入疗法给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引入了微创理念。目前可供选择的介入方法有胶原酶溶解、经皮切吸、激光汽化(PLDD)、等离子髓核成形、臭氧、射频消融等。但上述方法均属于间接减压,仅针对部分包容型突出病例,不能彻底清除病变髓核特别是压迫神经的组织,无法修复破损的纤维环,坏死组织需靠人体自然吸收,复发率高。90
发布于 2022-12-14 07:12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