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神经痛是一顽疾,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在临床上有复杂的疼痛类型、伴随临床症状和多种亚型。疱疹后神经痛主要因为病毒侵犯并损害感觉神经系统的结果,但目前公认的治疗方法,都只是在镇痛上做文章。
其中主要包括下面的一些治疗手段:
1、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
2、促进神经损伤修复药物。
3、抗抑郁药。
4、抗癫痫药。
5、麻醉性镇痛药和麻醉药。
6、局部外用药。
7、神经阻滞,激素等封闭治疗。
8、神经毁损治疗等等。
多种方法存在的本身就说明此病的病理机制的复杂和治疗上的棘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对一般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方法都不敏感,如目前最好的针对带状疱疹神经痛开发的镇痛药――普瑞巴林,2013年的研究报告提示,仅有不到50%的患者有效,50%以上的患者还需要同时配合使用其它中枢镇痛药,临床使用过程中还要注意副作用,特别是老年患者和长期服药的患者应该监测肝、肾功能和白细胞数量。再如神经阻滞疗法、神经损毁甚至比较受推崇的脊髓电刺激,效果都不理想,从体表看PHN的疼痛只涉及某一或相邻的两个脊神经,但是,病毒所破坏的感觉神经损伤范围却很广,因此只对感觉神经进行神经阻滞或神经损毁,对于阻滞或损毁点中枢段的神经病变引起的疼痛信号却无济于事,而且从病理机制上看,对受损神经的毁损,只是雪上加霜,饮鸩止渴。因此,很多情况下尚不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此病的病理机制主要是潜伏在感觉神经节内的VZV病毒复苏、大量复制,并沿神经轴突向外周支配部位转移,结果造成外周神经纤维出现一系列病理改变。通俗地讲就是神经纤维被破坏后造成的剧烈而又顽固的疼痛,使人痛不欲生,严重影响患者的心情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