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体检中外科检查总少不了颈部触诊这一项,如果体检套餐的档次再高一点,还会增加颈部超声检查。然而就是这看似简单的“一摸”、“一超”,一些人却遭遇了困扰――体检报告上多了“甲状腺结节”五个刺眼的大字。很多人一听到“结节”两个字就非常紧张,生怕自己得的是不治之症,盯着医生问自己的结节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还有的人承受不了心理压力,认为“长痛不如短痛”,干脆“吃一刀”将结节切除,然而没过多久新的结节又如雨后春笋等等,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如此之高,患者就诊往往会被分诊到内分泌科、普外科、核医学科等多个科室,而疾病的诊断又要辗转于超声科、病理科等科室,殊为不便。
甲状腺结节背后的N种可能
结节是多种甲状腺疾病的体征,从最常见的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囊肿、甲状腺腺瘤,到凶险的甲状腺癌都有可能。由此可见,一味紧张和听之任之都是不可取的。一旦发现甲状腺结节,第一时间做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判断其性质才是科学的做法。
医生应收集患者的完整病史,并对甲状腺及附近的颈部淋巴结做详细检查。一旦发现局部存在肿大的淋巴结,就要高度怀疑结节的性质。此外,如果近亲属中有甲状腺癌患者或肿块快速生长造成气管等邻近器官的压迫,出现呼吸不畅、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病史,均提示结节为恶性的可能性较大。
超声科――无创、快捷、价廉初探结节性质
一提到判断肿块的性质,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做CT、磁共振。其实,对于甲状腺这样比较表浅的器官,使用B超就能清晰地窥见其全貌。如今B超的制造工艺已经很高超,可以检查出直径仅为2毫米的微小结节。B超不仅能忠实显示结节的大小、形态、境界和位置,还可提示结节是否有钙化、血流状况如何。如果发现结节中有微小的钙化,局部低回声,结节之间血液供应较为丰富,则提示有恶性的可能,应做进一步的检查。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是利用物理学中的“杨氏弹性模量”定律,将人体组织在应力下的形变用数据来定量描述,这样就能精确地获知病灶的弹性。医生在给患者做甲状腺超声检查时,除了了解器官、病灶的外形、大小、长度、厚度等形态学特征,超声探头还会释放出人体无法察觉的剪切波,在这一特殊机械波的作用下,人体组织将发生微小的形变,而形变则会被超声探头精准地捕捉到,最终通过复杂的计算得出病灶组织的弹性数据。一般说来,良性的甲状腺结节,结节内部多为胶质,所以质地较软;而恶性结节内部组织分支角度,且含有较多的纤维、血管以及钙化小体等,故而质地较硬。采用这一技术判断结节的性质,准确率可近九成。
核医学科――“温度”暴露结节的性质
甲状腺有一个特点,对碘有特别的“嗜好”,人体摄入的碘基本都富集在甲状腺中,这一特点为核医学检查甲状腺提供了便利。在人体中引入少量具有放射性的碘同位素,通过血液循环富集在甲状腺中。通过特殊的γ射线照相机,就能让甲状腺显像。根据甲状腺组织中碘的浓度,标记上不同的颜色。摄取碘较少的结节颜色较深,称为“冷结节”;与周围组织吸碘程度相同的结节称为“温结节”;如果吸碘量比周围组织更多,颜色就更为鲜亮,称为“热结节”。“温度”恰恰暴露了结节的性质。一般情况下,恶性结节较少吸收碘,所以一旦核医学检查发现“冷结节”,就要引起高度警惕。
病理科――细针微创穿刺定乾坤
有些术前怀疑甲状腺癌的患者没有经过严密的检查,便贸然进行手术,结果为良性病变,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要判断结节是恶性还是良性,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现最为可靠的检查方式是对结节进行细针或粗针穿刺,取少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诊断。
病人一听说要进行穿刺,往往比较抗拒。“细针抽吸穿刺常用25号针头,操作安全简便,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局麻或者不用麻醉。”细针穿刺风险不大,只有极少数患者出现局部肿痛或者出血、感染。有些病人的结节是混合型的,或者位于甲状腺腺叶后部,则需要在超声引导下做穿刺,以避免误诊。当患者有甲状腺恶性肿瘤的高危病史,或者超声提示有可疑恶性的征象时,结节直径只要大于五毫米,也应该接受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活检。甲状腺癌高危病史包括一级亲属患有甲状腺癌、儿童时期有外照射治疗史、儿童或青少年时期有辐射照射史、过去做甲状腺部分切除时查出甲状腺癌等。
不过,有四种情况是不用做穿刺活检的。一是经甲状腺核素显像证实为“热结节”,二是超声提示为纯囊性的结节。三是根据超声影像已高度怀疑为恶性的结节。四是结节直径小于一厘米,超声无恶性征象。
甲乳科――综合评价避免盲目手术
恶性结节要尽快到外科进行手术切除,且手术后要终身服用甲状腺素进行抑制治疗。如果是良性结节,未必都要一切了之。有些病人因为“恐癌”,盲目切除良性结节,结果反而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
良性结节且甲状腺功能正常,只需要定期观察即可,不用手术治疗。但是,如果良性结节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为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甲状腺素指标升高,而促甲状腺素降低,则需要进行药物或同位素131I治疗。如结节手术后出现甲减,则需长期服用左旋甲状腺素进行替代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