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4-17 05:20

概述

因为身体的免疫性出现问题,导致皮肤的性状发生了改变,出现组织缔结的皮肤炎症,称为红斑狼疮。表面上是皮肤炎症,事实上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出现故障,免疫力低下,细菌最先入侵的就是皮肤。引起这个病的原因是多方面,包括内在的和外界因素等,而且多发于年轻的育龄妇女,那么有哪些原因会导致红斑狼疮疾病的产生呢,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

步骤/方法:

1、 第一点是基因遗传的影响。根据基因研究表明,系统性的红斑狼疮的发病有家族聚集倾向,0.4%~0.5%的SLE患者的一级或二级亲属患LE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单卵双生子通患SLE的比率可高达70%(24%~69%),而异卵双生子该比率为2%~9%;目前发现与SLE有关的基因位点有50余个,多为HLAⅡ、Ⅲ类基因,如HLAⅡ类D区的DR2、DR3、DQA1、DQB1和HLAⅢ类基因中C4AQ。

2、 第二点,性激素的影响,一般多见于育龄期女性,年轻女性或妊娠期妇女,体内的雌性激素分泌旺盛,往往会诱发红斑狼疮病症,而怀孕的妇女抵抗力往往较弱,更会加重病情,出现严重皮肤性问题,但是目前这一结论只是调查发现,关于这一理论还没有确切的论述

3、 第三点。环境因素和其它原因,1.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可激发或加重皮肤炎症,紫外线会损伤皮肤角质层,形成有害细胞,使基因发生改变或“隐蔽抗原”释放或新抗原表达致机体产生相应抗体,从而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损伤相关。2.药物的作用,会诱发药物性红斑狼疮,如肼苯达嗪、普鲁卡因、甲基多巴、异烟肼、青霉素等。3.某些病毒性感染也可诱发或加重本病。

注意事项:

1.日常注意皮肤清洁卫生,尤其是夏季炎热多汗的季节2.出门要做好防晒工作。3.要加强强身健体,提高自身的免疫力4.谨慎使用药物

什么是红斑狼疮相关文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多因素参与的多基因异质性自身免疫病。基本特点有①血清出现多种自身抗体。②可累及多个系统。多见于育龄期女性。我国患病率在7/10万人左右,高于西方人种。一、病因1、遗传因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有家族倾向和种族差异。2、其他如感染、药物、性激素等。二、发病机理以遗传因素为基础,在环境因素或(和)性激素等影响下,促发异常的免疫应答。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查到多种自身抗体如
发布于 2023-03-05 22:11
0评论
概述 我这段时候就是一直是特别的难受,就是最近总觉得自己的身上很是痒,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得了什么皮肤病啊,就是手指肿胀,脸部肿胀,而且还有红斑,全身都瘙痒,浑身都溃烂不知道是怎么病,我特别的担心,会传染给别人啊,后来就去医院检查了,说是得了红斑狼疮,这是不是很严重啊,还可以治好吗,,我就是想知道该怎么治疗能好。 步骤/方法: 1、 首先,红斑狼疮是没办法完全治疗好的,但是也不能不治疗,
发布于 2023-11-02 05:34
0评论
红斑狼疮不传染。虽然在一个家庭中可有几个人发红斑狼疮病,有的还是同胞兄妹,但这是遗传因素所致,不是相互间传染的。 红斑狼疮是一种多因素多环节参与的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多见于青年女性,可能与青年女性的雌激素水平相关。目前对该病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人体内性激素水平高低以及人体所处的某些环境因素(包括感染、h光照射、食物改变、药物作用、环境等)有关。多数医学者普遍认为红斑狼
发布于 2024-09-09 05:48
0评论
1,饮食宜优质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营养丰富,易消化之品,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之品,增加光敏感的食物不宜食用,不宜饮酒、吸烟。长期使用激素患者,注意控制高糖、高胆固醇的食物。 2,阴阳毒患者多阴虚内热,故食物应以清补、平补为主,参合温补。对部分脾肾两虚、气血两亏的人需要以温补、平补为主,参合清补。 3,清补的食物有甲鱼、乌龟、鸭、海蜇、蚌肉、蛤肉、甘蔗、生梨、生藕、山慈菇、百合、银耳、西瓜
发布于 2024-09-17 17:00
0评论
不食用或少食用具有增强光敏感作用的食物:如无花果、紫云英、油菜、黄泥螺以及芹菜等,如食用后应避免阳光照射。磨菇、香菇等蕈类和某些食物染料及烟草也会有诱发红斑狼疮的潜在作用,也尽量不要食用或少食用。 低盐饮食:应用皮质激素或有肾脏损害的患者易导致水、钠潴留,引起水肿,故要低盐饮食。 低糖饮食:因红斑狼疮患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易引起类固醇性糖尿病及柯兴综合征,故要适当控制饭量,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
发布于 2024-11-19 14:19
0评论
1.一般治疗 (1)应该树立和疾病作斗争的坚强信心。 (2)避免日晒,对日光敏感者尤应注意。外出应注意防晒,忌用光敏作用药物,如吩噻嗪、氢氯噻嗪、磺胺类药和灰黄霉素等。 (3)避免过劳,急性或活动期SLE应卧床休息。避免妊娠,也不宜服用避孕药,有肾功能损害或多系统损害者避孕失败宜早做治疗性流产。 (4)避免受凉感冒或其他感染。 (5)增强抵抗力,注意营养及维生素补充。 2.皮肤红斑狼疮的治疗 (
发布于 2025-01-12 18:59
0评论
红斑狼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遗传因素:在有红斑狼疮家族史的人群中,其发病率可高达5%-12%。②感染因素:可能与持续而缓慢地感染某些不明病毒有关。③内分泌因素:本病女性显著多于男性,且多在生育期发病,故认为雌激素与本病发生有关。④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可以诱发,发病与药物有关者占3%~12%。⑤环境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如紫外线照射)和化学因素(如药物),可直接诱发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遗传吗? 红斑
发布于 2025-01-09 22:35
0评论
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红斑狼疮发病的重要因素。据统计,在有红斑狼疮家族史的人群中,发病率可高达5%-12%。具有红斑狼疮遗传基因的人,一旦遇到某些环境中的诱发条件,就会发病。黑人、黄种人患红斑狼疮的概率高于白人。 2、感染因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与持续而缓慢地感染某些病毒有关。 3、内分泌因素。雌激素可影响红斑狼疮的发病。红斑狼疮多发于育龄妇女,但在儿童和老年患者中性别比例几乎相同。男性睾丸
发布于 2025-01-17 19:34
0评论
一:环境机制 我们和大自然应该是和谐的状态,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自然环境受到了一些污染,很多人类疾病是由于自然环境中的致病因素所致。紫外线、药物、杀虫剂、被污染的水、重金属、吸烟、食物和感染等都可能引起红斑狼疮或者影响红斑狼疮的病情。 第二:免疫机制 我们的身体里都有免疫系统,它与我们身体内其他的系统一起合作,制约,保证机体在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中处于总的生理平衡状态,维持身体健康。免疫系统主
发布于 2025-01-21 13:36
0评论
红斑狼疮作为生活中可对人类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的疾病之一,人类为自身性命着想,对该病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专家表示,随着生活中红斑狼疮病发率的增加,人们对该病应有基本认识。 出现皮肤红斑并不都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红斑狼疮一般分为两型,以下是详细介绍: 1、盘状红斑狼疮主要侵犯皮肤,是红斑狼疮中最轻的类型。少数可有轻度内脏损害,少数病例(约5%)可转变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损害初起时为一片或数片鲜红色斑,
发布于 2024-07-07 07:23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