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是一種影響血液及骨髓的惡性腫瘤,它的特點是大量不成熟的淋巴母細胞產生。這些白血病細胞在骨髓聚集,破壞骨髓的正常造血,並且能夠通過血液擴散至全身,導致患者出現貧血、出血及感染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是一種相對少見的惡性腫瘤,在癌症發病率中佔0.3%,一般人群中,大約10萬人中有1到1.5個人患有該病。
哪些人容易得該病?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最要發生在兒童,佔兒童急性白血病的80%,而佔成人急性白血病的20%,平均發病年齡為25至35歲,男性比女性更常見。
它的病因有哪些?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病因尚未明確,但認為可能是某些因素引起控制正常造血的基因受到破壞。研究發現導致急性白血病發生危險增加的因素有:
1、接觸過高劑量的放射,如核事故或因為癌症接受過放療;
2、工業用的化學物,如苯等有機溶劑或因癌症接受過化療;
3、吸菸及環境汙染等;
4、患有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MDS);
5、患有遺產性疾病:唐氏綜合症、Fanconi's貧血等
它有哪些症狀?
它的主要症狀是由缺乏正常血細胞引起的。包含:
1、貧血,表現為乏力、頭暈、面色蒼白或活動後氣促等;
2、反覆感染且不易治好,主要由於缺少正常的白細胞,尤其是中性粒細胞;
3、出血傾向:容易出血、出血不止、牙齦出血、大便出血及月經不規則出血等,由於血小板減少引起;
4、器官浸潤:淋巴結無痛性增大、肝臟和脾臟增大、牙齦腫脹及胸骨壓痛等。
如何診斷這種病?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主要依靠血常規、骨髓穿刺活檢來診斷的;表現為外周血白細胞異常升高和骨髓大量的白血病細胞堆積,診斷標準為骨髓或外周血原始細胞(白血病細胞)≥20%。
我屬於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哪一個亞型?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不是一種單一的腫瘤,是一群發生在骨髓淋巴細胞系的白血病。FAB分類系統通過顯微鏡下白血病細胞形態學上的差異將急性髓細胞白血病分為3個亞型。現在世界衛生組織分類系統通過白血病細胞的形態學、免疫表型、細胞遺傳學及分子細胞學等方面更加準確地對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進行分類,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來預測疾病的預後和指導治療方法的選擇。並通過以上檢查對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進行危險分層。
如何治療?
因為這種腫瘤進展很迅速,需要明確診斷後立即治療。治療方法依靠很多因素:急性髓細胞白血病的亞型、白血病細胞的遺傳學異常、年齡及身體健康狀況。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治療是建立在危險分層基礎上的個體化治療,治療分為四個部分:
1、誘導化療,目的是清除體內白血病細胞,獲得完全緩解,骨髓能夠獲得正常造血等;
2、緩解後鞏固治療,目的是維持骨髓的正常造血及清除體內的殘餘白血病病灶,防止復發;
3、維持化療,通常需要2至3年,減少白血病複發率;
4、中樞系統白血病預防,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具有更高中樞系統侵犯風險,需要通過鞘內化療及大劑量化療來減低中樞白血病的發生率。
治療的療效如何?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是一種可以治癒的惡性腫瘤,它的生存率隨著發病年齡的增長而逐漸下降,如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長期無病生存率超過80%,而成人的長期無病生存率只有30%至40%左右。
有哪些治療副反應?
治療復返因的類型和嚴重程度引人而異,主要依靠接受的治療方案和個體因素等。一般來說,治療方案越強,相關的副反應就約嚴重。大部分副反應是可控制及可逆轉的。
化療主要引起骨髓抑制,常常在化療的一週內會出現血細胞減少,其恢復需要一段時間,依賴於化療藥物的種類和劑量及病人白血病治療反應等。在此期間,患者通常需要得到足夠的支持治療,如使用層流床隔離、升白細胞治療、抗生素治療及輸血等。
其它化療併發症有:
1、疲憊乏力;
2、食慾減退、噁心及嘔吐;
3、口腔潰瘍;
4、腹瀉或便秘;
5、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