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自然產就不剖宮產
剖宮產是在自然分娩遇到不能克服的困難,威脅母嬰生命安全和健康時採取的補救措施。現代隨著手術技術的進步、麻醉技術的現代化、輸血技術的完善,剖宮產越來越被人們所認可,從而成為一種常規的手術方式,甚至把一些孕婦領進一個誤區,即為了避免產痛而選擇剖宮產,更有甚者認為剖宮產的孩子聰明、剖宮產的母親身材姣好。事實上,所有手術都有手術指徵,是否實施手術要由醫生來決定,唯獨剖宮產可以由孕婦自己決定,其沒有手術指徵的“手術指徵”就是“社會因素”。
我們首先要知道剖宮產並不萬能,手術要切開腹壁至子宮壁前後共7層,每層都有血管,剖宮產出血要比自然分娩出血多,還會有羊水栓塞、傷口脂肪液化、傷口感染等危險存在,麻醉時也存在麻醉意外的風險。對胎兒來說,在手術中娩出,發生羊水吸入、肺透明膜、溼肺、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徵等情況的幾率都高於自然產。
綜上所述,孕婦如果有自然產的條件,就儘量不要選擇剖宮產;而如果有剖宮產的手術指徵,需要剖宮產,要做好心理準備,勇敢面對。
剖宮產後前3天的注意事項
剖宮產結束後,產婦懸著的一顆心總算放下了,面對著剛出生的寶寶,母愛油然而生,產婦們攀上了人生的又一個階梯——為人母。
產後當天
剖宮產當天產婦回到病房後一定注意好好休息,因為這畢竟是一次大的手術經歷。這時會有導尿管的刺激、吸氧管的不適、心電監護的袖帶纏繞,後背還有鎮痛泵。孩子出生後給了媽媽極大的吸引力,媽媽會不斷地關注孩子,提醒媽媽們在這時除了需要餵奶時喂孩子外,其他時間一定要閉目休息,以儘快恢復體力。產後還要多翻身,促進儘早排氣,也要儘早進食,以補充手術造成的體能損失。
產後第2天
產後第2天拔除導尿管後,要儘快活動,可以先坐起,再在床邊活動,再下地活動。千萬不要一動不動地臥床,這樣會影響下肢血液循環,發生下肢深部靜脈炎。當鎮痛泵取走後,傷口會有疼痛的感覺,孩子吮吸乳房時會有子宮收縮疼痛,這些疼痛對於沒有經歷產程的剖宮產產婦來說就覺得很疼了,一定要咬咬牙挺過來。孩子吃奶時的宮縮疼就像是平時來月經時的輕微痛經一樣,是可以忍受的,只有這樣的收縮才促使子宮由一個如皮球大的球形器官縮小成孕前的大小。產後會有褥汗,這是孕期體內貯存的水分在產後以褥汗的方式排出體外,不要以為是體虛出的虛汗。每天都要換衣服,以保證身體清潔。護士會幫助產婦進行外陰清洗,保持外陰清潔。產後前兩天還需要輸液,以補充術中的損失和手術後不能儘快進食所造成的能量不足;醫生還會給予產婦抗生素,以預防感染。
產後第3天
第3天產婦基本就適應了宮縮的疼痛,這時醫生會給傷口換藥,可能會有小的不適。醫生會查看傷口有無滲血,有無紅腫發炎,瞭解傷口癒合情況。最重要的是這時開始漲奶(一般產後24~48小時就開始漲奶),需要產婦咬牙挺過這一關,可通過乳房按摩疏通乳管,以保證孩子有充足的母乳可吃。
一般產後第3天就可以在溫暖的屋子裡洗洗頭,擦擦身子,並將頭髮用熱風吹乾。一週時可以在溫暖的浴室裡洗洗澡,但要注意保護好傷口。產後每天要刷牙,保護好牙齒。
傷口復原
說到剖宮產的傷口,現在各醫院已經普遍採取下腹橫切口,同時使用可吸收線埋藏縫合,或使用皮膚拉鍊、皮膚凝膠黏合等方法,儘量讓產婦的腹部皮膚損傷小、瘢痕小。腹部傷口一般7天就癒合了,皮膚中的可吸收線在90天時就完全看不見了。由於下腹橫切口切斷了下腹部的皮神經,因此下腹部切口周圍皮膚在幾年之內都沒有甚麼感覺,木木的,這是因為神經的恢復是很慢的。下腹部的切口在術後的一年半之內都會是一種慢性炎症的過程,表現為粉紅的一條,並隆起於皮膚,大約一年半之後就會變成白色的平坦的瘢痕了。有些醫生技術很好,且產婦皮膚不是瘢痕體質,切口幾乎看不出來;如果產婦屬瘢痕體質,就會出現粗粗的一條稜。現在產後康復技術很發達,瘢痕體質的產婦可以儘早做皮膚護理,消除瘢痕。
產後生殖器復舊
剖宮產後生殖器官大約需56天才能恢復到孕前的狀態,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有惡露排出,這是子宮在復舊過程中的壞死組織、炎性細胞在不斷排出,惡露顏色由紅色的到粉色,再變成白色,大約需要二三十天才能排淨,同時子宮縮小。在這個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外陰的清潔。
飲食要均衡、易消化
剖宮產後的飲食與自然產後無異,原則是均衡、易於消化。有肉有青菜有湯水,保證乳汁充足。富有營養的飲食可以補充手術時損失的血液。另外傷口癒合需要蛋白質,如果沒有充足的蛋白質,傷口就無法很快癒合,因為所有傷口的癒合都需要蛋白質來形成新生肉芽組織和血管。青菜可以提供豐富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保證大便通暢。有營養的湯水,可以形成充足且富營養的乳汁,供孩子成長所需。還可以適當地補充些鈣質和多種營養素,使母親和嬰兒身體強壯。
休息最重要
產後1~2周內要好好注意休息,孩子睡覺時媽媽就睡覺,孩子醒了,媽媽就照顧孩子和餵奶。月子裡的孩子以睡眠為主,每天要睡17~18個小時,媽媽要趁此機會保證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可以保證有充足的乳汁,也有利於迅速恢復體力。如果術後孩子睡覺,媽媽看著孩子,孩子醒了,媽媽又要餵奶,這樣媽媽就會疲憊不堪,術後很難恢復。有了充足的睡眠,媽媽可以很快地調節心理情緒,逐漸適應角色的轉變,主動照顧嬰兒。如果睡眠不足,可能會逐漸造成產後抑鬱症的發生。
術後1~2周以休息為主,以後可以視體力進行一些活動。如果休息得好,恢復得較快,可以做些床上運動,如蹬腿、展臂、縮肛等以促進產後康復。蹬腿是類似蹬自行車一樣的運動,每天做10次,視體力逐漸加量。縮肛運動是躺在床上,收縮肛門,促進盆底肌的恢復。如果感覺還是比較累,就不要過早運動,仍以休息為主,以期身體儘快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