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病因至今不十分清楚,已知因素有:
1.這類皰疹與妊娠密切相關,但與皰疹病毒卻無關聯。
2.妊娠皰疹屬於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與大皰疹類瘡(bullous pemphigoid,BP)密切相關,其根據:部分患病婦女血清中有滴度不高的抗基底膜帶抗體;半數患病孕婦血清中含有不耐熱的妊娠皰疹因子 (herpes gestationis factor,HGF),它能將補體C3沉澱在正常表皮下基底膜帶上;患妊娠皰疹產婦分娩的新生兒臍血清中,也常檢測出妊娠皰疹因子。[1]
發病機制
1.肉眼所見
皮損呈多形性,開始為紅色蕁麻疹樣紅斑,以後成為丘皰疹,直至形成皰壁緊張,排列呈環狀的大皰。
2.皮膚組織病理改變
在紅斑和水腫部位,真皮血管周圍有多量嗜酸粒細胞和單核細胞浸潤,真皮乳頭明顯水腫,表皮內可見嗜酸粒細胞,細胞水腫和海綿形成,基底細胞局灶壞死,導致表皮下大皰形成,大皰內及其周圍出現明顯的炎性細胞浸潤,主要是嗜酸粒細胞,並見嗜酸粒細胞有很多核碎片。
皮損周圍皮膚的直接免疫熒光檢查,常顯示補體C3沿基膜帶呈線狀沉積,用過氧化物酶標記的免疫電鏡顯示補體C3的局部位置以及IgG出現的位置是在基膜透明板內,此點與大皰性類天皰瘡相同。
皮損周圍皮膚的間接免疫熒光檢查,證明僅有10%~20%病例血清中有抗基膜抗體,已知妊娠皰疹因子是耐熱的IgG,在體外能將正常人血清中的補體C3固定在正常人皮膚的基膜帶上。
妊娠皰疹產婦分娩的新生兒血清或臍血清中,經間接免疫熒光檢查證明有補體C3和妊娠皰疹因子存在,在有皮損的新生兒,在基底細胞區可顯示IgG和補體C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