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間,孕婦很容易發生心臟等,這會影響胎兒的發育,還會影響女性的身體健康,甚至危及到女性的生命,那麼,為甚麼會有妊娠合併心臟病呢?下面小編具體為大家介紹下為甚麼會有妊娠合併心臟病?
妊娠合併心臟的原因
妊娠期間,孕婦體內發生一系列變化,增加了心血管系統的負擔。在正常情況下,心臟通過代償可以承受,但若心臟功能因孕婦已患有心臟病而有所減退時,額外負擔可能造成心臟功能的進一步減退,甚至引起心衰,威脅母嬰生命。
妊娠合併心臟病患者從懷孕開始至分娩後數週內,母體可發生一系列複雜變化。從妊娠第10一12周開始心排出量升高,仰臥位時於妊娠第20一24周達最高峰,比未妊娠婦女休息時增長30一40%,產後兩週恢復正常。
妊娠期心跳速度比未妊娠婦女要快,在近足月時每分鐘可增加十次左右,懷雙胞胎時增得更多。血容量於妊娠第6-10周開始增加,至第32-34周達最高峰,較未妊娠時增長30-50%。血容量一般包括血漿量及紅細胞量,妊娠期雖然紅細胞量不斷增加,至足月時增長18%以上,但血漿量卻增長50%左右,比紅細胞增加的量多,因此,紅細胞數及血紅蛋白的濃度均因稀釋而相對減少,形成“生理性貧血”。
由於胎兒生長髮育以及母體循環、呼吸系統工作量加重,均使氧消耗量不斷增加,至分娩時達高峰(比未妊娠時增長20%)。妊娠期全身含水量逐漸增加,血漿滲透壓降低;子宮逐漸增大,壓迫下腔靜脈,使下腔靜脈壓上升;加上重力的緣故,大多數孕婦的小腿及腳踝處發生水腫。妊娠晚期,子宮明顯增大,致橫隔抬高,心臟呈橫位,血管屈曲,右心室壓力升高等,以上變化都加重了心臟的負擔。
綜上所述,以上內容講述的是為甚麼會有妊娠合併心臟病?可以讓孕婦更好的瞭解妊娠合併心臟病,而且女性還要及時預防妊娠合併心臟病,平時多注意飲食的調理,還要注意保暖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