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7-21 01:19

  三句話,讓孩子更聽話孩子不聽話是許多家長的苦惱。專家從行為療法的角度分析了孩子不聽話的原因,並提出了“對治”方法。這些方法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句話:一、不要叫孩子做他做不到的事如果叫孩子做他做不到的事,他當然不會聽話。因此,在給孩子下指令以前必須瞭解哪些事是孩子能做到的,哪些事是孩子做不到的。人的天性是自私的,叫三歲的孩子大公無私,學“孔融讓梨”,這是很難做到的。上幼兒園的孩子一般都比較好動,讓他半個小時靜靜地坐著聽老師講課或做作業,那是很難的。每個孩子的學習能力區別很大,要求自己的孩子每門功課都考第一是不可能的。不瞭解孩子的個性,一廂情願地想把孩子塑造成某種類型的人是不現實的。怎麼知道孩子能做甚麼不能做甚麼呢?首先是看他的年齡。不同年齡的孩子認知和行為功能的發展水平是不一樣的。其次是個性。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有些方面領先一些,有些方面落後一些。再就是考察,看他的實際能力。有些家長比較關注孩子,對孩子的能力和特長了解得比較全面;有些家長工作忙,跟孩子接觸比較少,瞭解就少。有人擔心,只讓孩子做會做的事而不讓他做不會做的事,孩子怎麼能進展呢?請看第二句話。

  二、叫他做的事一定要做到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學會做他不會做的事。但是,這件事不能太難,應該以“跳起來夠得著”為原則,意思就是努力一下必須能夠做得到。這時候就需要家長的鼓勵和監督,不能下了指令就甚麼也不管了。許多家長言教太多而身教太少。他們經常教導孩子怎麼做人,至於他能不能做到,做到了沒有一概不管,或者發現沒有做到就批評幾句或棍棒相加。一概不管的結果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或者聽進去了,但理論脫離實際,言行不一。而批評和處罰的後果是,孩子學會了說謊。換句話說,過分強調結果會導致說謊和作假。家長應該多多關注過程,全程陪伴孩子完成任務。陪伴就是監督,同時也是指導和鼓勵。如果孩子真的不會做,那怎麼辦呢?放棄肯定是不行的。家長應該協助孩子做。注意,是協助而不是代替。有的家長看孩子不會做,就自己替他做了。例如,母親叫孩子收拾自己的房間,孩子不予理睬,母親一邊罵一邊把他的房間收拾了。

  三、做到了要及時獎勵根據行為療法的理論,一種行為能不能建立起來,效果是關鍵。帶來效果的行為會保留下來,沒有帶來效果和帶來負面效果的行為會消失掉。孩子做到了,家長視而不見,孩子會覺得做不做一個樣,以後就不會那麼熱心地去做,對家長的指令聽而不聞。有的家長認為,孩子聽話是天經地義的事,怎麼還要“額外”的獎勵?要知道,孩子可不懂甚麼天經地義!他們只看效果。所以說,獎罰是必需的。那麼,獎和罰哪個更好呢?從“局部”的作用來看,獎和罰沒有區別。但是,從長遠利益和人格發展的角度來講,獎優於罰。罰可以消除不良行為,但是如果不去建立好的行為,行為的總量就會減少,變成“無所事事”。獎有利於建立好的行為,而好的行為多了,不良的行為自然就少了,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另外,獎勵會使人變得樂觀、積極、自信、卓有成效,懲罰會使人變得悲觀、消極、自卑、一事無成。前面提到,懲罰會導致說謊和作假。其實,獎勵也會導致說謊和作假,只是程度輕一些。所以,應該避免單純的獎勵。不要早上下一個命令,晚上回來檢查或聽彙報。也不要年初佈置任務,到了年底來驗收。這樣會滋長“不誠實”的品性。應該把獎勵和監督結合起來,就是和孩子一起完成任務。從某種意義上講,和孩子“在一起”就是一種獎勵

甚麼原因導致孩子不聽話呢相關文章
1、以故事導入。列舉相應故事案例告訴孩子,讓孩子能清楚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學會改正。2、榜樣學習。列舉孩子非常喜歡的人或事物他們好的一面,讓孩子向他們效仿和學習。 3、激勵牽引。孩子不聽話是暫時的,有一點小脾氣,用其他方式去引導他,就會改正了。 4、冷處理,有些孩子因為過於任性,那麼千萬不要再去哄他,要讓他知道自己做錯事情了,給他一次深刻的記憶!6-12歲,孩子進入小學階段,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
發布於 2023-07-21 01:12
0評論
第1步向孩子解釋行為規範 有時候孩子不聽話,不和成人配合,是因為他不瞭解或忘記了行為的規則,再一次的提醒孩子,可以讓孩子體會和了解,但要注意的是,在提醒孩子時.要注意表情和聲調.不要用喊叫的方式。要用堅定、溫和的聲調來對孩子說明或提出要求:“記得嗎?在人多的地方講話要小聲點,才不會妨礙別人,”“記得我們今天上街是要給奶奶買禮物.其它東西一律不買!”成人在向孩子解釋規則時.應該避免預先就認定孩子不
發布於 2023-05-19 09:57
0評論
該打,但要打得講究打得有技巧。而且不能常用,打一次就要讓他記住,起懲戒性作用,以後只要說要打他他就不敢才有用,如果總是打孩子皮了就起反作用了。 那麼打需要講究甚麼呢?家長打孩子時不能在憤怒情緒的時候打,因為憤怒的時候家長很容易失去理智,可能產生不可預計的結果。打的時候需要心平氣和告訴孩子,是甚麼原因打他,而不是因為父母生氣才打你,這才是打的主要目的。而打的技巧就是打得疼就行,不能打太過,也不能打
發布於 2023-05-19 10:17
0評論
1、麻疹 麻疹俗稱“打糠”。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通過鼻咽部的分泌物飛沫傳播。 一個健康小兒與麻疹病人接觸後,大約要經過10天到半個月的時間開始發病,這段時間,我們稱潛伏期。 發病開始有發燒、咳嗽、流鼻涕、流淚等與感冒相似症狀。發熱第2、3天時,在孩子口腔頰粘膜上見到發紅充血的粘膜上有許多小白色點狀(如針尖大小)粘膜疹,稱麻疹粘膜斑。這是診斷麻疹最早、最可靠的依據。這一段時間(從開始發
發布於 2023-06-17 06:16
0評論
概述 孩子小時候總喜歡尿床,有些孩子幾乎每天晚上都會尿床,媽媽就會很著急,其實孩子尿床也沒甚麼大不了的,有很多孩子可能是做夢找廁所,然後在焦急之中,終於找到了廁所,然後就在夢裡面尿尿了,當然此時已經尿在床上了,但是孩子還小,有這樣的情況也不用過度的擔心,他們的膀胱,他們的身體都沒有問題,有時候只是太緊張了而已,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有甚麼原因會導致尿床。 步驟/方法: 1、 孩子尿床不能全怪孩子,
發布於 2023-01-03 21:03
0評論
概述 貧血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疾病了,本病可以說是我們身邊的疾病類型之一,可能也有很多的患者會因為本病而導致自身生活、健康以及工作等方面都受到了極大的干擾。而本病也是可以根據其疾病的不同依據來分為多種不同的類型的,這也是患者要注意的。接下來呢就讓我們來一起具體的瞭解一下關於貧血這種疾病究竟患者的病因包含了那些呢。 步驟/方法: 1、 對於有哪些原因導致貧血呢這個問題呢,實際上患
發布於 2024-05-26 07:29
0評論
1、與家長的嬌慣有關,幼兒對不順心、不可口的飯菜就不吃,家長順應,使孩子對某種飯菜產生反感。 2、與父母的飲食習慣影響有關,比如:有的小朋友不吃豬肝、豆腐,據調查瞭解其家長就有不吃豬肝和豆腐的習慣。 3、與暴食過量有關,吃起來沒夠,不加控制,暴食過量。 4、食物烹調味道不佳,也是造成幼兒厭食的原因之一。
發布於 2023-04-30 12:16
0評論
1、零食不斷,嘴不停,胃不閒,導致胃腸道蠕動和分泌紊亂。大多數孩子愛吃甜食,飲料、雪糕、巧克力等高熱量甜食會興奮飽食中樞,抑制攝食中樞,這樣的話孩子就難有飢餓感,因此沒有進食的興趣。 2、孩子飲食無規律,無固定進食時間,進食時間延長或縮短,正常的胃腸消化規律被打亂,孩子就不會乖乖吃飯了。 3、片面追求高營養,肉蛋奶無節制地給孩子吃,損傷胃腸,引起消化不良。 4、進食環境差,邊吃邊玩,或進食時爸媽
發布於 2023-06-30 02:36
0評論
1、孩子的感受被忽略。 有些家長總認為孩子還小,甚麼事都不懂。從來不給孩子發表意見。其實這會令孩子變得不聽話的,孩子會覺得自己不被重視,長遠下來會變得反叛的。所以家長應該用平等的方式對待孩子,多讓孩子發表一下自己意見,和孩子一起討論問題,當孩子的意見被採納相對來說他們會更加願意去參與,而且會更用心去做。 2、孩子沒有選擇權。 隨著孩子不斷長大自我意識不斷提高,漸漸會有自己的一些看法、興趣等。而站
發布於 2023-05-19 10:11
0評論
1、孩子自主意識的萌芽。這種自主意識可以出現在吃飯的時候,也可以出現在穿衣服、洗澡、睡覺之前等,不願意任人擺佈(餵食也是一種擺佈)。 2、吃零食太多,孩子不餓。如果孩子無時無刻都在吃零食,一到應該吃飯的時間,孩子自然就吃不下飯。 3、正常的發育減速,吃的要求也少了,大約在孩子一歲末會出現這個情況。 4、玩興正濃,比如敲打玩具、搭積木,撕紙、扔東西等,不願意停下來。 5、由於寶寶的吞嚥功能不如大人
發布於 2023-05-27 19:29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