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冷空氣的來臨,港城煙臺的溫度驟然下降。冬季,因氣溫較低,很多人習慣將門窗長期緊閉,以此讓室內更加暖和,實際上,這種取暖方式對人體危害很大。因為空氣不流通,會使室內溫度急速乾燥,容易導致人體免疫功能和抵抗力下降,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皮膚髮緊、鼻咽乾燥、頭暈眼花、軟弱無力等。這些就是讓暖氣給熱出來的“暖氣病”。
那麼我們該如何預防暖氣病的侵襲呢?煙臺市疾控中心專家提示,只要做好“三控”措施,就能遠離“暖氣病”。
一控通風。供暖以後,長期緊閉門窗取暖不科學。因為空氣不流通,會使室內空氣急速乾燥,這種情況下,很多人會出現舌幹口燥、嗓子腫癢、甚至是鼻子出血、頭腦發暈、內心煩躁等一些毛病。另外,室內長時間高溫、不開窗,會給細菌、病菌的滋生和傳播提供“溫床”,導致呼吸道疾病發病率猛增。正確地做法是在暖氣開放以後,每天開窗通風換氣至少2至3次,每次半小時,這樣室內才能及時進行新鮮空氣的交換,降低室內病菌滋生的機會。
二控溼度。冬天室內溫度最好控制在20℃左右。除了用加溼器或在床前擺盆水加溼外,再多養些綠色植物,如仙人掌類的植物,它可以在夜晚呼出氧氣,在清新空氣同時,可使室內感覺溼潤溫和,吊蘭、巴西木、發財樹等大葉綠色植物也可以從葉子中蒸發出更多的水分,增加室內溼度。專家提醒,室內植物不宜太多,一般一個房間一兩盆即可。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加溼器需要每週定期清洗,避免滋生細菌引發疾病。
三控水分。人們每天需要飲用1.5至2升水,才能在暖氣條件下不缺水。現在很多人平時飲水較少,如果不改掉這個壞習慣,身體機能就會受影響。每天除喝水外,選擇一些果蔬和不鹹的湯粥,補水效果都不錯。為了預防“暖氣病”,可以多吃一些溼潤並具有溫熱性質的食品,如芝麻、蘿蔔、蕃茄、豆腐、銀耳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品,不飲或少飲酒。另外,日常飲食講究的也是幹稀搭配,從三餐中獲得1500―2000毫升的水分並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