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8-01 00:39

  冬病夏治三伏貼三伏貼的貼敷原理是於夏季三伏日,自然界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根據中醫“天人相應”的觀念,此事人體的陽氣也最旺盛,經絡氣血流注也最旺盛。此時採用一些生薑、白芥子等辛溫的藥物,貼在疾病相應的穴位上,兩陽相合,能夠很好地治療一些反覆發作性及過敏性疾病,以達祛病保健的作用,以呼吸系統疾病的療效更佳。經專家組研究證明,該療法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對治療哮喘、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體虛易感冒等病症有效率達80%以上,並以純天然、無副作用而深受歡迎。三伏貼敷適應病症: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慢性咳嗽,反覆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多種肺系疾病;風溼與類風溼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腸炎,慢性胃炎,胃痛,潰瘍病,慢性腹洩;小兒厭食、遺尿;虛寒頭痛、頸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經等虛寒性的疾病亦可貼敷。三伏貼敷注意事項:1.貼敷對象為6個月以上兒童及成人2.敷貼期間,忌菸、酒、生冷、油膩、辛辣之品3.貼敷之後可能在皮膚上留下中藥的沉著,用溼毛巾擦拭即可4.貼敷時間:成人4—6小時,兒童1-2小時5.貼敷後局部皮膚微紅或有色素沉著、輕度搔癢均為正常反應,不影響療效。6.貼敷後皮膚局部出現刺癢難忍、灼熱、疼痛感覺時,應立即取下藥膏,禁止抓撓,不宜擅自塗抹藥物,一般可自行痊癒。7.若皮膚出現紅腫、水泡等嚴重反應,需及時到皮膚科就醫。8.其他謹遵醫囑。

三伏貼的適用對象相關文章
冬病夏治是傳統中醫按照自然界變化對人體的影響,推算出氣血運行在每個節氣的變化,並依此制定出傳統的治療方法。根據“春夏養陽”的原則,由於夏季陽氣旺盛,人體陽氣也達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膚腠理開洩,選取穴位敷貼,藥物最容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能通過經絡氣血直達病灶,所以在夏季治療冬病,往往可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按慣例,小孩、老人和年輕白領是伏貼的三大主要人群。其中孩子最多,絕大多數是患呼吸系統
發布於 2023-08-01 00:19
0評論
敷貼方法三伏貼敷療法3~5年為一個療程。每年分為三個階段,即頭伏、中伏和末伏。今年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分別是7月19日、7月29日、8月8日。一般每伏貼敷3次,每次貼4個穴位,即貼4片。兒童每次貼2~4小時,成人每次貼6小時。因為今年有2箇中伏,所以比往年多出一伏的治療機會。也就是說,今年三伏可以貼敷12次。但根據個體差異、患者的病情,醫生會對貼敷時間、次數做適當調整。 適應症該治療方法適合
發布於 2023-08-01 00:33
0評論
1、體質虛弱者:包括慢性虛損性疾病、手術後、大病久病後康復、產後、高齡等人群。2、亞健康人群:面色萎黃、乏力、頭暈頭痛、胸悶、心慌、失眠、手足冰涼、潮熱盜汗、腰痠、膝軟、納呆、便秘、慢性腹瀉、月經紊亂等。2、需維持治療、防止復發的一些慢性疾病患者: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慢性腎炎、慢性肝炎、貧血、慢性胃炎等。
發布於 2023-01-18 00:36
0評論
三伏貼對於虛寒性病症是很有效的。 “三伏貼”是根據中醫“冬病夏治”、“春夏養陽”等理論,在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以辛溫祛寒藥物貼在人體背部特定穴位以達到振奮陽氣、驅散內寒,提高抗病能力的一種中醫外治法。 三伏貼對於經中醫辯證論治屬虛寒證的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體虛感冒咳嗽、風溼與類風溼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腸炎、潰瘍病、慢性腹洩、小兒厭食、遺尿、虛寒頭痛、頸肩腰腿痛、胸腹痛
發布於 2023-08-01 00:13
0評論
“伏貼”價格有明文規定。對於冬病夏治消喘膏穴位外敷,每人次收費30元,其中包含藥費;對於不受季節限制的穴位貼敷療法,每人次7元。但一些醫療機構仍採取就高不就低的做法高額收費。有的醫療單位不按規定以人次作為收費標準,而是按穴位數量收費,例如消喘膏每人每次應收費30元,但有的醫院以穴位數量為標準,每次兩個穴位就收取了60元。還有的用藥不規範,就高不就低,把每人次7元的穴位貼敷療法以穴位外敷的30元標
發布於 2023-08-01 00:26
0評論
自入伏以來,各地中醫院冬病夏治紛紛開展,貼“三伏貼”的人絡繹不絕。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三伏貼”屬於醫療行為,貼完以後應注意以下事項,才能讓它發揮最大的作用。貼敷之後用手掌按壓膏藥15分鐘,以便藥物與皮膚充分接觸。敷貼的部位儘量不要沾水,也不宜過度活動,因為出汗會影響粘貼效果。敷完藥6個小時以後再洗澡,要用溫水沖洗,不要揉搓貼敷的部位。單次貼敷時間不宜過長,成人一般不超過6小時,12~18歲4~5
發布於 2022-12-10 00:52
0評論
一、治療原理: (1)方藥作用:中藥穴位貼敷通過藥物的發散走竄,藉助腧穴,透入肌膚,憑藉諸穴部位對藥物進行吸收, (2)經絡腧穴作用:經絡的傳導和調整,糾正臟腑陰陽的偏盛或偏衰,以達到驅邪和扶正強身的目的 (3)節氣作用:“熱在三伏”,在三伏天應用貼敷療法,機制體現“春夏養陽”,充實人體真元之氣,保持機體陰陽平衡,以其順應自然界的變化,獲得人與自然的統一。 二、治療作用: 三伏天貼敷藥物經穴位由
發布於 2023-06-02 23:12
0評論
1、產婦暖宮,阻止體外寒邪之氣對產婦的侵害,加快惡露排出,保護產婦安全度過月子期; 2、流產暖宮,促使產後子宮及血管儘快恢復正常的收縮規律,促進子宮復舊; 3、女性月經週期疼痛的治療。
發布於 2023-06-28 18:37
0評論
1、經期紊亂,週期不正常; 2、月經期間經血少而暗黑,經期時間短; 3、女性經期小腹疼痛、宮寒、腰痠等經期不適; 4、月經初潮心理壓力大,精神比較緊張,肚子疼痛難忍; 5、遺傳原因引發的痛經,經前經期都疼痛; 6、經期噁心、嘔吐,食慾不振; 7、經期面色蒼白、四肢冰冷,情緒暴躁; 8、婚後依然痛經。 9、子宮內膜異位引起的痛經。
發布於 2023-11-20 13:35
0評論
早在清朝初期張璐的《張氏醫通》中即有夏日“三伏”中,用白芥子塗法防止哮喘復發的記載。 三伏灸是我國傳統醫學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療法,與現代預防醫學有異曲同工之處。具體做法是,通過利用全年中陽氣最盛的三伏天,根據所要預防的疾病,在對應穴位貼上中藥,以達到灸治的效果。 三伏灸的時間有嚴格規定,即初伏、中伏、末伏。“三伏”是指三個農曆節日,古醫書載,伏日必是庚,庚屬金,與肺相配,祖國醫學認為,寒來暑往
發布於 2024-04-15 02:2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