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是傳統中醫按照自然界變化對人體的影響,推算出氣血運行在每個節氣的變化,並依此制定出傳統的治療方法。根據“春夏養陽”的原則,由於夏季陽氣旺盛,人體陽氣也達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膚腠理開洩,選取穴位敷貼,藥物最容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能通過經絡氣血直達病灶,所以在夏季治療冬病,往往可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按慣例,小孩、老人和年輕白領是伏貼的三大主要人群。其中孩子最多,絕大多數是患呼吸系統疾病。其次是老年人,以老慢支、哮喘為主。最近兩年,年輕白領逐漸增多。這些白領大多坐辦公室、吹空調、少運動,以患過敏性疾病為主,比如過敏性鼻炎、反覆咳嗽、慢性咽炎等。附兒院兒科醫生說,不僅小兒哮喘、呼吸道反覆感染、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等疾病可採用“冬病夏治”方法治療,脾胃虛寒、慢性腸炎等消化系統疾病和部分骨關節病也適用。
據悉,三伏貼的藥性溫熱,一般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很適合慢慢調理體質。方便快捷無痛,價格便宜且療效不錯更是三伏貼備受市民青睞的原因。然而“三伏貼”熱潮背後也有隱憂。中醫專家說,“三伏貼”僅僅是疾病治療的一種輔助手段,冬病夏治有講究,貼貼應理性,而不要想當然是藥到百病除。記者在此整理了一些常見誤區供讀者辨別。
人人都可以“冬病夏治”?
實則不然,作為一種治療手段,“冬病夏治”並非人人適宜,有一定的禁忌症,不能亂用、濫用,否則會適得其反。主要的禁忌症有———各種病的急性發作期,如哮喘、過敏性鼻炎、支氣管炎,正處於感冒及發熱期等; 貼敷部位的皮膚有創傷、潰瘍、感染,或者對敷貼藥物、敷料成分過敏者;孕婦、2歲以下的嬰幼兒;結核病或其他傳染病者;糖尿病、血液病、惡性高血壓、嚴重心腦血管病、嚴重肝腎功能障礙、支氣管擴張、惡性腫瘤患者。
只有三伏頭一天才是“三伏貼”的正日子?
許多人以為三伏頭一天才是“三伏貼”的正日子,因此每年“頭伏”“中伏”和“末伏”的頭一天,醫院裡都擠滿來貼敷的人。醫生表示,三伏天裡的任何一天都可以貼敷,只要前後貼敷時間間隔在7天至10天,即可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市民大可不必“扎堆”。今年有兩個中伏,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貼“3+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