襁褓法一般是指用毯子將寶寶的胳膊和腿包住,人們認為用毯子裹住孩子可以模擬在子宮裡的感覺,使孩子有安全感。它能用來幫助寶寶平靜,防止寶寶哭泣,目前襁褓法已經在全球範圍內使用。
南安普頓大學的醫院的Nicholas Clarke教授提醒,襁褓法讓孩子的腿拉得太直,會限制孩子的髖關節發育。“近來襁褓法開始復興,因為人們覺得它能幫助改善孩子哭泣、腸絞痛和睡眠質量。”他建議,為了寶寶髖關節的正常發育,不要把寶寶全身垂直包住,包成“蠟燭包”。正確的做法是應該儘量把寶寶的手臂裹緊,而把腿放鬆,不要把兩條腿緊緊地壓在一起,否則會影響寶寶髖部發育。
英國皇家助產士學會的Jane Munro說,襁褓法是一個“看似無害的”的事情,但卻能對嬰兒造成“重大問題”。並且襁褓法還會導致嬰兒溫度過熱,提高嬰兒猝死的風險。“建議家長最好避免使用襁褓法,但考慮到文化背景問題,我們會為使用襁褓法的母親提供個性化的建議,確保她知道如何保證孩子的安全和自由伸展,以及溫度不會太熱。”
大奧蒙德街醫院的骨科醫生Andreas Roposch也說:“個人認為,家長不應該使用襁褓法,因為它沒有健康效益,相反還會導致臀部發育不健全的負面風險。”
英國最大的育兒公益組織、全國生育聯合會(NCT)的Rosemary Dodds也不建議襁褓裹得太緊。她表示,人們需要意識到,嬰兒髖關節發育不良與襁褓之間的聯繫。NCT網站有相關視頻,教媽媽們如何正確打襁褓。
打襁褓的4個步驟
1. 將毯子的上角往回折,將寶寶放置在毯子的上方,頭部處於折角上面的位置。
2. 提起毯子的一側,貼著寶寶一側肩膀,裹住身體壓在另一側下。
3. 疊起寶寶腳下毯子的末端,折向胸前,注意腳下留出一些空餘,讓寶寶腿腳有活動空間。
4. 提起毯子的另一側,包住寶寶的身體,將尾端壓在寶寶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