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被醫學界認為是世界上最奇怪、最複雜的疾病之一。目前病因尚未明確,對口吃的治療也不夠重視。
據資料統計,我國有1300多萬名口吃患者,患病率高達1%。其中,幼兒口吃的發病率更高,達到5%-15%,青春期發病率在1%左右,成人為0.1%。口吃患者中80%為男性。
專家提示,目前不少家長以為口吃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被克服,最新研究表明,很少有兒童能在不治療的情況下克服口吃。4歲以後,口吃隨年齡增長而消失的可能性明顯下降。治療越晚,口吃將越嚴重。
口吃很少藥物治療,主要依靠心理治療。
社會心理支持療法
口吃的形成與思兒和周圍人的態度有關。所以首先要向患兒以及周圍人講述口吃的性質與成因,要求老師、家人、同學尊重患兒人格,不嘲笑戲弄患兒。其次與患兒講話時要保持心平氣和、不慌不忙,使患兒受到感化,而養成從容不迫的講話習慣。第三,聽口吃者講話要耐心聽完、不可打斷;不當面議論其病態;口吃嚴重時,不強求其講話,以避免緊張,並轉移對其口吃的注意。
鼓勵患兒樹立戰勝口吃的信心,培養沉著開朗的性格,鼓勵患兒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和人際交往,減輕由口吃產生的神經質和心理障礙。
語言訓練療法
系統脫敏療法:先讓患兒在沒人的環境,從容地練習發音,先念單詞,再練短句,再讀長句。可配合音樂舞蹈、節拍器等,從容不迫地、有節奏地練習講話。也可收聽廣播,模仿播音員朗讀,逐漸克服口吃,說話流暢。由近及遠地與他人對話,先與家人、再與同學、周圍人對話,最後再上講臺講話。
集體訓練:可組織言語矯正訓練班,在集體中,口吃患兒互相鼓勵、互相幫助、互相矯正。老師給予必要的指導,教會口吃者儘量放鬆口腔、咽喉肌肉,先做呼吸練習,在呼長氣時發各種單音,然後再練習不發音的唇、舌音。語言練習時先用簡單的對答方式,一問一答,放慢講話速度,使患兒說話呼吸正常。口吃自然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