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關節脫位佔全身關節脫位之首,多見於青壯年,當跌倒時,上肢外展,手掌著地,傳達暴力可致肘關節後脫位。脫位的橈、尺骨上端可同時發生橈側或尺側移位,也可合併骨折或尺神經損傷。肘關節脫位在關節脫位中,肘關節佔首位,根據脫位情況不同,可分為前脫位、後脫位與側方脫位,其中後脫位最為常見。
肘關節脫位佔全身四大關節脫位總數的一半。構成肘關節的肱骨下端呈內外寬厚,前後薄扁。側方有堅強的韌帶保護,關節囊前後部相當薄弱。肘關節的運動,主要為屈伸。尺骨冠狀突較鷹嘴突小。因此對抗尺骨向後移動的能力要比對抗向前移動的能力差。所以肱關節後脫位遠比其它方向的脫位較為常見。新鮮脫位經早期正確診斷及適當處理後,不會遺有明顯的功能障礙。如早期未能得到及時正確的處理,則可能導致晚期嚴重的功能障礙。此時無論何種精心治療,都難以恢復正常功能,而僅僅是得到不同程度的功能改善而已。
肘關節脫位的診斷與治療肘關節脫位有時合併肱骨內上髁骨折,尺神經損傷,喙突及橈骨小頭骨折等。如肘關節從後方受到直接暴力,可產生尺骨鷹嘴骨折和肘關節前脫位。肘關節後脫位,使肘部變粗,上肢變短,鷹嘴明顯後突。如並有側方移位,還可見肘外翻或內翻畸形,肘關節彈性固定於半屈曲位。X線檢查,可瞭解移位情況及有無併發骨折。骨關節後脫位手法復位後,應用超肘關節夾板,或長臂石膏託將肘關節固定於屈肘90度位。用三角巾胸前懸吊2~3周。固定期間應做肩、腕、手各關節的活動,解除固定後,肘關節應加強鍛鍊,爭取儘早恢復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