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並不常常聽到幽門螺桿菌,但是幽門螺桿菌卻是造成各種胃腸疾病的罪魁禍首。幽門螺桿菌傳染力很強,患者一定要注意防範,所以,日常飲食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隨著油門亂桿菌研究的深化,以證明幽門螺桿菌與各種腸胃疾病有著重要的關係,做好幽門螺桿菌的反之對幽門螺桿菌有重要的意義。
Hp進入人胃內低pH環境中,能生長繁殖,並引起組織損傷,其致病作用主要表現為:細菌在胃黏膜上的定值,侵入宿主的免疫防禦系統、毒素的直接作用及誘導的炎症反應和免疫反應。
1.Hp的定值 Hp的自然定植部位在胃黏膜上皮表面和胃黏液底層,呈點狀分佈,胃竇部數量多,胃體和胃底較少。Hp亦可定植於十二指腸的胃黏膜化生區、Barrett食管和梅克爾憩室等異位胃黏膜處。Hp進入胃後要到達黏膜表面和黏液底層定植,除要抵抗胃酸和其他不利因素的殺滅作用外,還要依靠動力穿透黏液層。其螺旋狀菌體,為Hp在黏稠的胃黏液中運動提供了基礎;而其鞭毛的擺動則為Hp的運動提供了足夠的動力。Hp產生的尿素酶能將尿素分解為氨和二氧化碳,氨在Hp周圍形成“氨雲”,中和胃酸保護Hp。產生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過氧化氫酶能保護其不受中性粒細胞的殺傷。
2.損害胃及十二指腸黏膜 Hp的毒素和有毒性作用的酶以及Hp誘導的黏膜炎症反應均能造成胃和十二指腸黏膜屏障的損害。
1Hp的毒素:約60%Hp菌株能產生有活性的空泡毒素 Vac A,87kda,使上皮細胞產生空泡變性。Vac A的表達及毒性強弱與Vac A基因型和細胞毒相關基因蛋白Cag A,128kda有關,這是Hp菌株致病性差異的重要原因,其中Vac A s1/m1基因型毒素活性最強,Vac s2/m2基因型無毒素活性。
2Cag致病島:1996年,Censini等發現Hp菌株含有一個約40kb的特殊基因片段,呈現於致病相關菌株,且有細菌至病島的典型結構特徵,因此稱為Hp的Cag致病島。研究顯示Cag致病島與Vac A的產生、與Hp對胃上皮細胞表面Leb抗原受體的結合能力、與參與細胞骨架重排的肌動蛋白等相關。
3尿素酶:尿素酶除了對Hp本身起保護作用外,還能造成胃黏膜屏障的損害。一是尿素酶分解尿素產生氨的直接細胞毒作用;二是尿素酶可誘導胃上皮細胞及中性粒細胞表達分泌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T-α等炎症介質。
4Hp的蛋白酶、脂酶和磷脂:均能破壞胃黏液層的完整性,增加黏液的可溶性和降低其疏水性,進而降低了黏液對上皮細胞的保護作用。
5致炎因子:Hp表面及分泌的可溶性成分和趨化蛋白能趨化激活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產生TNF-α、白細胞三烯、IL-1和 IL-2,並進一步加強IL-8的激活反應,促進黏膜的炎症損傷。
6胃腸道激素:多數文獻證實Hp感染者生長抑素釋放減少、胃泌素釋放增加。從而導致高胃酸分泌,加重胃十二指腸黏膜酸負荷;胃泌素促進黏膜細胞增生,與腫瘤形成可能有關。
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關鍵是把好“病從口入”這一關,做到飯前便後洗手,飲食特別是進食生冷食品要講究衛生,幾題用餐時採取分餐制是明智的選擇,家裡有幽門螺桿菌病患者時應該暫時採取分餐,直至完好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