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結石又叫牙石、牙垢,是一種附著在牙面齦緣上或齦緣下的一種石狀鈣化硬物,呈黃色、棕色或黑色,牙結石的成分有磷酸鈣、磷酸鎂、碳酸鈣等無機物和蛋白質、脂肪、水、微生物等有機物以及鉀、鈉、鐵、鋅等微量元素,75%的磷酸鈣無機物成分和20~25%的水份決定了牙結石開始形成時是鬆軟的,逐漸鈣化而變硬。
牙結石沉積的多少、快慢,因人而異,與口腔衛生習慣、唾液中各種物質的含量、飲食習慣、咀嚼習慣、機體代謝情況以及牙齒排列均有關係,最快可形成於潔牙後的48小時,牙結石是唾液中礦物質與口腔內的酸性分泌物長期持續反應而來,在不易洗刷到的部位、缺乏自潔作用或無功能的牙面上沉積最多。通常唾液腺開口處的牙齒表面如下頜前牙舌面、上頜後牙頰面、牙頸部以及口腔粘膜運動不到的牙面等處比較多。
牙結石的形成過程和方式
口腔是一個複雜的生態環境與外界相聯通,空氣、水、食物以及空氣中的細菌不斷進入口腔,一部分停留在口腔內,一部分隨吞嚥被排除。在口腔衛生不佳的情況下,細菌、口腔新陳代謝脫落的上皮、唾液中的粘蛋白、唾液中礦物鹽相互融合緩慢沉積變成牙結石,越積越多、越積越厚、越積越硬。
口腔細菌+唾液糖蛋白→牙面形成薄膜(獲得性膜)→細菌附著、沉積→菌斑+食物殘渣→礦化核心→唾液鈣、磷無機鹽→沉積→礦化核心擴大→再礦化→牙結石形成→附著在牙冠的結石稱齦上結石→附著在牙齦邊緣以下的牙根部結石稱齦下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