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蓀和其他擔子菌一樣,其生活史也是從擔孢予萌發開始,經過菌絲生長階段和子實體發育階段,直至產生新的擔孢子為止。竹蓀的有性孢子——擔孢子,產生於菌蓋外表面上的產孢組織中。當成熟的菇蕾包被破裂,菌蓋伸出幾個小時,菌柄生長停止、菌裙全部下撤之後,產孢組織自行消解,擔孢子便釋放出來。擔孢子萌發產生初生菌絲(單核菌絲),初生菌絲較纖細,兩個帶不同因子的初生菌絲互相結合,進行質配,形成二級菌絲(雙核菌絲)。雙核菌絲較粗壯,生長旺盛、茂密。
雙核菌絲在基物中不斷繁殖,積累養分,形成菌絲索,向土表層延伸,部分到達土表的菌絲索先端膨大,成為組織化、特殊化的組織,也即分化形成原基——幼小菇蕾。菇蕾繼續發育,形成子實體。當子實體接近成熟,子實層頂端擔子細胞中的二個細胞核進行核配,形成一個二倍體的合子.合子經過細煦分裂.其中有一次為減數分裂,染色體減半,形成單倍體子核。擔子的頂部和四周長出小梗,每個子核進入一個小梗,在每個小梗上端發育成為一個擔孢子。電鏡掃描觀察到短裙竹蓀每個擔子上長出5—8個擔孢子。每個竹蓀子實體產生數以億計的擔孢子。擔孢子被雨水沖刷或由昆蟲、動物傳播,在新的環境下又萌發出新的初生菌絲,往復循環,這就是初步觀察到的竹蓀生活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