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醫治療
對關節脫位的治療,不同部位方法略有不同,現介紹幾個常見關節脫位部位的治療:
(1)肩關節脫位(dislocation of shoulder joint) 大多為後脫位,除老年肌肉鬆弛之新鮮脫位外,一般均需麻醉後或肌鬆弛下進行復位,常用手法復有:
①希氏法:傷員仰臥位,術者立於傷側,用靠近患肢術者一側的足跟置於患肢腋窩部,於胸壁和肱骨關之間作支點,握患肢前臂及腕部順其縱軸牽引。達到一定牽引力後,輕輕搖動或內、外旋其上肢並漸向軀幹靠攏復位。
②牽引上提法:坐位,助手握患肢腕部順應其患肢體位向下牽引,用固定帶或另一助手將上胸抱住固定。牽引1~2分鐘後,術者用雙手中指或輔以食指在腋下提移位之肱骨頭向上外復位。 操作時不可粗暴,以免引起肱骨外科頸骨折,復位後X線攝片檢查完全復位後,用膠布或繃帶作對肩位固定3周。 手法復位不成功則去進行手術開放復位,習慣性脫位時,可作修補術。
(2)肘關節脫位(dislocation of elbow joint) 平臥位,助手固定患肢上臂作對抗牽引,術者握其前臂向遠側順上肢軸線方向牽引。復位後上肢石膏託固定於功能位3周。
(3)橈骨頭半脫位:術前一手握患肢,另一手輕握其腕部作輕柔的牽引及旋轉其前臂,當前、後輕旋時即感到橈骨頭清脆聲或彈動而復位。繃帶懸吊前臂適當保護患肢1周。
(4)髖關節脫位(dislocation of hip joint)
①預防休克,若已有休克時,應取平臥位,保持呼吸道通暢,注意保暖並急送醫院進行搶救。
②急送醫院在麻醉下進行手法復位。
③復位後可用皮膚牽引或髖人字形石膏固定6~8周。
④解除外固定後應繼續鍛鍊髖骨活力和髖部肌力,然後持拐不負重步行。 三個月後X線照片證實股骨頭無缺血性壞死徵象,可逐漸棄拐步行。 一年內應仍應定期檢查股骨頭情況。
二、關節脫位中醫治療方法
1、中醫診治藥物治療
a.內服:中成藥(丸劑、酒劑、膠囊、蜜丸、顆粒劑)、中草藥,並根據每個患者的個人狀況配以食療。
b.外用:貼劑、藥物燻洗、藥物燻蒸、藥物透敷、針灸、艾灸、藥熨、火療、藥物噴射。
2、理療
激光針刀、四肢疾病治療儀、全身康復治療儀、智能型極超短波治療儀、三維智能干涉波治療儀、全科治療儀、藥物離子導入儀、電腦骨創傷治療儀、遠紅外線理療艙、經皮給藥治療儀、微波治療儀、偏振遠紅外光電腦疼痛治療儀、磁療儀、經絡導平儀。
3、靜態療法
架雙柺行走、下肢床頭牽引、推拿學位按摩、功能康復鍛鍊。通過中醫治療打通微循環和經絡,促使壞死骨質吸收,骨壞死區域修復,同時應用靜態療法幫助恢復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