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功能減退或喪失
在正常情況下,食物進入口腔後,被牙齒逐漸嚼碎,食物被咀嚼的同時也對口腔起到刺激的作用,引起神經反射,一方面促進胃腸液的分泌,幫助消化;
另一方面也促進了胃腸蠕動,加快營養成分的吸收。當個別牙齒缺失或牙列缺失後,咀嚼效率隨之降低或喪失,唾液分泌減少,胃腸蠕動減慢,未嚼碎的食物進入胃腸,胃腸系統的負擔隨之加重,從而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影響人體對營養成分的吸收,嚴重者機體可出現消化系統的疾病。
影響面形美觀
當人們缺一個前牙,甚至前牙缺一個切角都會影響面形,缺著牙齒在一定的場合會有失大雅,牙齒全部缺失對面形的影響就更為嚴重。
牙齒全部缺失後,由於上、下頜骨間失去了牙齒的支持,而且牙槽骨或整個頜骨因缺乏正常咀嚼力量的刺激,將會逐漸退變、吸收,造成面下部高度變短,面頰部和周圍肌肉鬆弛,唇、頰部內陷,口角下垂,面部變形及皺紋增多,整個人看起來要比同齡人顯得蒼老。
影響發音功能
您喜歡唱歌嗎,喜歡與人交談嗎,這些都要用我們語言來完成,語言是由口腔形成的,牙齒又是發音的輔助器官,人們說話、唱歌要想發音準確,離不開牙齒。牙齒與舌、唇、頰肌相互配合,控制著氣流經過口腔的路線和流量,從而發出不同的聲音,構成不同的語句,表達各種意願和思想。當個別後牙缺失,對發音影響不大,當缺牙較多時,特別是前牙缺失或全部牙齒缺失時,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發音障礙,說話既費力又不清楚。因為舌尖失去了原有的發音定位標誌,氣流經過的路線中少了一道控制的關口,故發音不清楚、不準確,聽起來就像漏風一樣。尤其是唇齒音和舌齒音更不清楚,甚至出現發音失真等情況。
對剩餘牙有不利影響
牙齒承受的咀嚼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當個別牙齒缺失後,咀嚼力集中在餘留牙上,由於咀嚼力超過了餘留牙的承受限度,致使餘留牙齒造成創傷而產生牙周膜水腫、牙齦萎縮、牙槽骨吸收、牙齒鬆動等牙周疾患。
如果長時間沒有鑲牙,可能會導致其相鄰的真牙向這個缺牙空隙內傾斜、移位,缺牙空隙相對應的牙齒將因無對抗力量而逐漸伸長,咬合關係和牙齒排列出現錯亂,致使剩餘牙齒失去正常的鄰接關係,造成食物嵌塞,亦是導致牙周病的病因之一。
造成顳下頜關節紊亂症
當牙齒缺失較多時,剩餘牙齒傾斜、移位或向對側伸長等現象,使咬合關係紊亂,阻礙了下頜骨向前伸或左右運動。有時因一側缺牙,用另一側咀嚼,形成偏側咀嚼習慣,肌肉出現張力不平衡,長此下去肌肉會出現疲勞,髁突後移,關節盤水腫,關節區會感到不適,甚至出現疼痛、張不開口、關節彈響等症狀,臨床上稱為顳下頜關節紊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