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大多起病緩,主要的表現常常是倦怠無力、勞累後氣促、心悸、頭暈、面色蒼白。如有出血亦較輕微,內臟出血較少見。感染、發熱一般較輕微,出現較晚,治療後較易控制。肝、脾淋巴結均不腫大,但晚期病例偶有脾臟輕度腫大,病程較長,患者可以生存多年,病情逐漸好轉甚至接近痊癒。部分患者轉變為急性型。
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治療常選用以下藥物:
(一)、微量元素類藥物
1、氯化鈷:鈷能抑制細酶,使細胞缺氧,從而刺激腎臟增加 紅細胞生成素的產生。
2、免疫調節劑 主要藥物為左旋咪唑。療程為3個月以上。
3、 腎上腺皮質激素。
(二)、雄性激素類藥物
丙酸睪丸酮:每次50~100mg,每日肌內注射1次。
康力龍:每次2~4mg,每日3次,口服。
羥甲雄酮:每日15~60mg,分2~3次口服。
(三)、骨髓興奮劑
1、硝髓士的寧:方法為肌內注射5天,間隔2天,重複進行,直至緩解。
2、一葉萩鹼,成人每日8~16mg,肌內注射,小兒酌減。連用1.5~2個月,可出現療效,療程不得少於4個月。
3、莨菪類藥物 主要是解除骨髓微環境的 血管痙攣,調整其血流灌注,從而改善造血微環境。
五、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預後
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起病相對緩和,併發感染出血症狀不甚嚴重,但治療顯效時間較長,予以補腎活血等中藥和/或雄激素治療,大部分患者可使病情緩解,有效率在80%左右,預後良好,但若誤於施治,可遷延不愈,甚可轉為重型再障,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