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有的貝葉棕原產印度、斯里蘭卡等亞洲熱帶國家,是隨著佛教(小乘佛教)的傳播而被引入的,己有700多年的歷史,僅在雲南西雙版納地區零星栽植於緬寺(佛寺)旁邊和植物園內。
貝葉棕的引入首先是作為一種宗教信仰的植物而栽培。其樹形美觀,是很好的綠化觀賞植物。其葉片可代紙作書寫材料,在印度和中國雲南(傣族)有用貝葉刻寫佛經的,俗稱“貝葉經”;從花絮割取汁液,含有糖份可制綜櫚酒或醋或熬製成糖;幼嫩種仁可用糖漿煮成甜食(注意:成熟種仁有毒不能吃!);樹杆髓心搗碎經水浸提成澱粉,可供食用;根的枝葉治腹瀉;幼株的水煎劑可制熱感冒等。在中國傣族地區,許多佛寺裡都保存著大量刻寫在貝葉上的佛經,人們稱之為“貝葉經”。
貝葉經採用生長在雲南西雙版納熱帶、亞熱帶森林中的一種貝葉棕樹的葉子,經過剪齊,水漚或烘蒸後裝訂成冊,刻寫文字。貝葉經做工精細,規格統一。字跡清淅,而且不怕受潮,不易磨損,字跡經久不變。歷史上,所有的貝葉經都要統一保管在佛寺裡的藏經閣(傣語稱“林坦”),並嚴格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