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1-08 18:10

  黃酒之“黃”,蓋因最初釀造出來的酒液色澤黃亮,呈橙黃或琥珀色,清澈透明,故而得名。

  傳統上的黃酒適宜燙熱飲用,可幫助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具有補血養顏、活血祛寒、通經活絡的作用,能有效抵禦寒冷刺激,預防感冒,且經過加熱後,使黃酒中的微量有機化合物揮發掉,而脂類芳香物經過蒸騰後,口感更加乾爽醇厚、芬芳濃郁。

  在花雕中添加薑絲、話梅等伴侶,這是上世紀90年代的喝法了,現在的很多新嘗試,則打破了冷與熱之間的限制,常有神來之筆。

  冰鎮黃酒

  喝冰鎮黃酒非但另類,還很講究。一種方法是在甜黃酒中直接加冰塊,不僅可以降低酒精度,而且清涼爽口,琥珀色的黃酒與晶瑩的冰塊相互映襯,悅目也悅心; 另一種是在黃酒中加入冰凍蘇打水,蘇打水的淡淡澀味與黃酒的濃郁藥香結合在一起,各取此長補彼短;還有就是在冰鎮黃酒中加入冰塊和話梅,這是臺式喝法。

  黃酒+枸杞、桂圓

  黃酒本身被視為一種良好的藥酒,常被作為藥引子而飲用,將黃酒加入枸杞、桂圓這些具有美容養顏功效的中藥浸泡煮制,可滋補血氣。外敷不如內服,女性長期飲用,可使面色紅潤,毛髮豐澤,更加容光煥發,這是單純使用美容護膚品所無法取得的佳績。

  黃酒+棗

  黃酒存放久了,會產生酸味,如果在酒裡放幾顆黑棗或紅棗,就能使黃酒保持較長時間不變酸。這真是一種絕妙的組合,紅棗吸收了黃酒的精華,形狀飽滿、口感 豐厚,而黃酒則因為沾染了紅棗的甘香與糖分,酒味更加醇厚。紅棗去殼食肉,黃酒燙後溫溫服下,若是再來一兩道清嫩的海鮮菜,黃、紅、白三色交相輝映,入口入眼入心。

  雖然人們用盡心思在黃酒的喝法上變花樣,但在老臺門的品釀師看來,要品鑑原汁原味的黃酒,妙方永遠只有一個,就是溫飲,可以使酒香濃郁,酒味溫和。

  喝上品黃酒最好選用瓷制的酒器。將黃酒倒入盛酒器後,最好用隔水燙溫的方法,將酒溫至40℃左右,即可飲用,入口會更乾爽醇厚。

  而老臺門一直推崇的黃酒酒道,則把上品黃酒的色香味通過嚴謹的技藝,層層誘發出來,清淨質樸中品味酒之精華。

黃酒溫飲的其他配伍相關文章
冬至,是冬令進補的重要時間節點。台州市立醫院主任中醫師張茂信介紹,冬至是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養生的重要時節,此時人體內陽氣蓬勃生髮,最易吸收外來的營養,而發揮其滋補功效,也就是說,在冬至前後開始養生進補是最好時間。如果冬天過度消耗陽氣,體內陽氣儲存不足,則次年春天容易發生四肢無力、頭暈之類的現象,對養生不利。 黃酒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低聚糖等,具有保護心臟、美容養顏、舒經活血等功效。生喝有消食
發布於 2024-01-08 17:43
0評論
中醫認為黃酒性大熱,味甘辛。有行藥勢,通血脈,厚腸胃,潤皮膚,散溼氣,養脾氣,扶肝,除風,下氣等功效。熱飲之甚良。中醫中藥用酒炮製藥材歷史悠久。相傳夏商時代已將酒用於中藥炮製,我國最早的中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藥材的“酒煮”、“酒浸”的記載。近現代酒製藥材包括酒炙、酒燉、酒蒸等,除有規定者外,一般都用黃酒。古今用中成藥以酒為引者頗多。古方如薯蕷丸、腎氣丸、天雄散、侯氏黑散等,或“酒服”或“
發布於 2024-01-08 17:57
0評論
黃酒溫飲的方法一般分為兩種 飲黃酒,可活血祛寒、通經活絡,可有效抵禦寒冷刺激,預防感冒。適量飲用有助於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並可補血養顏,因此有“液體蛋糕”之稱。由於黃酒是以大米為原料,經過長時間的糖化、發酵製成的,原料中的澱粉和蛋白質被酶分解成為小分子的物質,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因此,人們也把黃酒列為營養飲料酒。 黃酒的度數較低,口味大眾化,尤其對女性美容、老年人抗衰老有一定功效,比較適合日常
發布於 2024-01-08 18:03
0評論
配麻黃,一寒一熱,一宣一降,痰濁可去,肺氣開宣,消痰平喘效捷,用於痰飲在肺,肺失宣降而咳逆上氣證。.配黃芩,宣肺瀉肺,通利咽喉,治肺癰,咽喉腫痛,聲音嘶啞。.配桔梗,清利咽喉,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咽喉腫痛,效果甚佳。
發布於 2023-02-26 15:16
0評論
1、《藥對》:“山茱萸、龍骨為之使。惡蔥實。畏丹砂、牡丹、藜蘆。配柴胡,通調錶裡,和解少陽;配白朮,清熱安胎;配半夏,苦降辛開;配黃連,清熱燥溼;配枳實、厚朴,消食和胃。 2、《中國藥典》:無對溼溫發熱,可與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應用;對溼熱瀉痢、腹痛,又常與白芍、葛根、甘草同用;對於溼熱蘊結所致的黃疸,可與綿茵陳、梔子、淡竹葉等同用。治熱病高熱,常與黃連、山梔等配伍;治肺熱咳嗽,可與知母、桑
發布於 2024-03-12 02:49
0評論
龍骨配伍黃芪、白朮 龍骨收斂止血;黃芪、白朮補氣健脾。三藥伍用,有補氣健脾攝血之功效,用於治療脾氣虛弱、不能統血之月經過多、血稀色淡、心悸氣短等症。 龍骨配伍牡蠣 二者均有斂陰潛陽、鎮驚安神、收斂固澀之功。但龍骨甘澀性平,主入心、肝經,功擅鎮驚安神、收斂止脫,益陰之中能潛上越之浮陽;牡蠣鹹澀性涼,入肝、腎經,長於益陰退熱、化痰軟堅,益陰之中能攝下陷之沉陽。 二藥伍用,調和陰陽,其鎮驚、斂陰、潛陽
發布於 2024-03-22 00:46
0評論
1、治腎虛腰痛:絲瓜藤連根,焙燥研細末。黃酒送服,每次3g,每日2次。(《食物中藥與便方》) 2、治鼻中時時流臭黃水,甚者腦亦時痛:絲瓜藤近根三五寸許,燒存性,為細末,酒調服之。(《醫學正傳》) 3、治牙宣露痛:①用絲瓜藤陰乾,臨時火煅存性,研搽。(《綱目》引《海上妙方》)②絲瓜藤一握,川椒一撮,燈心一把。水煎濃汁,漱吐,其痛立住。(《綱目》引《惠生堂房》) 4、治陽旺:用絲瓜小藤搗爛。敷玉莖,
發布於 2023-12-15 00:25
0評論
五靈脂配伍半夏、瓜蔞:五靈脂活血化淤止痛;半夏化痰散結、降逆下氣;瓜蔞利氣寬胸化痰.三藥伍用有活血化淤、散結降逆之功效用於治療痰血凝結之心痛胸痺、痰濁甚者. 五靈脂配伍乾薑:五靈脂活血化淤止痛;乾薑溫中散寒.二者伍用共奏溫中散寒、活血止痛之功效用於治療寒凝血滯所致之胃脘疼痛. 五靈脂配伍降香:二者皆可活血化淤.但五靈脂功擅活血散淤止痛;降香長於活血祛淤、行氣止痛.相伍為用其功效更顯著用於治療血淤
發布於 2023-11-17 17:29
0評論
用於溫熱病、高熱煩燥、口渴、脈洪大等肺胃實熱之症及肺熱喘咳、痰黃而稠。知母苦寒,上能清肺熱,中能清胃火,故適用於肺胃有實熱的病症。本品常和石膏同用,可以增強石膏的清熱瀉火作用。 用於陰虛發熱、虛勞咳嗽及消渴等症。知母能瀉肺火而滋腎,故不僅能清實熱,且可清虛熱。在臨床上多與黃柏同用,配入滋陰藥中,如知柏地黃丸,治陰虛火旺、潮熱骨蒸等症。又本品配養陰潤肺藥如沙參、麥冬、川貝等品,可用於肺虛燥咳;配清
發布於 2023-09-11 10:34
0評論
配桂枝,桂枝辛甘溫,氣味俱輕,善於溫通血脈,既可舒筋脈攣急,又能利關節壅阻,內通臟腑,外達肢節。桂枝溫通經脈,助薑黃活血止疼,薑黃破血行氣,助桂枝通達陽氣,溫經散寒,則血通脈,治上下關節凝滯,痺著疼痛等證。 第2步配梔子,梔子苦寒,清熱解毒,瀉下焦火熱,入肝駔清膽退黃,梔子得薑黃行氣祛瘀之助,則疏利肝膽之力加強,共奏清熱利膽,解毒止疼之效,用於肝膽熱毒壅滯,血瘀氣結之發熱,口苦,脅下疼。 第3步
發布於 2024-01-23 07:40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