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分類:
(一)、艾灶灸:即用艾絨或艾粉做成因錐型或自貼灸型進行施灸。
A:直接灸一將艾泣直接放在皮膚上灸至起泡,對咳喘、肺癆、痞塊有良好的作用。
B:間接灸一即隔物進行施灸、有隔姜灸、隔鹽灸、隔蒜灸、隔附子餅灸等。
(二)、艾條灸:
A、溫和灸:點燃艾條,對準施灸部位進行燻灸,病人感到舒適無灼痛感,以皮膚潮紅為度。
B、在啄灸:點燃艾條,對準施灸部位,象鳥雀啄食一樣, 一起一落,一遠一近。
C、迴旋灸:將點燃的文條懸於施灸部位上方2-3cm左右移 動,往返回旋。
D、太乙神針:加十一味中藥製成的藥艾條,點燃藥艾條, 用七層棉布包裹著艾火,緊按在穴位上,稍停留1-2分鐘。如感覺過熱可提起等熱減再灸。
E、雷火神針:加八味中藥製成的藥艾條,灸法同太乙神針。
(三)、溫針灸:把針插入艾絨球或艾粒邊燃燒邊行針。
(四)、灸器灸:把艾灸放在灸器裡施灸。
(五)、天灸:與直接的灸法相同,千旦有蒜泥灸、毛莨灸、斑蟊灸、早蓮灸、白芥子灸,吳某芙灸之分。
(六)、燈火炙:用燈草蘸油點燃火苗對準穴位猛一接觸,迅速 離開,反覆若干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