蠅蛆病是指蠅類的幼蟲----蛆寄生在人體或動物體上引起的疾病。初發時常有輕度發熱、頭痛、噁心、全身不適等症狀。皮膚上有癢、麻或竄痛感,數日後出現皮膚損害。
初發時在皮膚上出現大小不等、深淺不一的結節或腫塊,伴有疼痛和壓痛,蠅蛆就生存地結節內,當幼蟲快要鑽出皮膚時,腫塊逐漸增大,局部水腫加劇,皮面毛孔擴張,有錐刺樣的疼痛及蟲體蠕動感,幾小時後腫塊或結節表面出現黃豆大水皰,皰壁薄而緊張,若刺破皰壁可以從黃紅色粘液中擠出幼蟲,隨後腫塊縮小,炎症也隨之消退,中心留下一個穿鑿性小孔而愈。若蠅蛆寄生的部位很深,結節需數月才能破潰,這種情況少見。若結節不破潰,蠅蛆可在皮下潛行數釐米後又重新出現新的結節或腫塊,在腫塊表面出現小丘疹,形成假性膿腫,此型稱變異性皮膚蠅蛆病。癤腫型皮膚蠅蛆病多發生於皮膚鬆弛部位,多見於眼瞼、口唇、腹、前臂深處,數目1~2個或多達10餘個。那麼,在飲食上怎麼注意才能不感染蠅蛆病呢?
寄生蠅類成蠅的蟲體分為頭、胸、腹 3部。胸部除有3對肢以外,還有1對前翅,後翅退化為平衡體。腹部末端附肢變為外生殖器。幼蟲俗稱蛆,無頭、無翅,亦無肢。整個蟲體一般有12~13節,但仍分為頭、胸、腹3部,第1節為假頭,其後3節為胸節,最後8~9節為腹節。各體節背、腹面往往生有許多小刺,其大小、數目和排列位置有鑑別意義。完全變態。除胎生的狂蠅以外,一般都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 4個階段。雄蠅交配後即死去;雌蠅在產出蟲卵或幼蟲後死去,壽命一般也不超過1個月。在產卵期間既不採食,也不叮咬家畜。整個發育週期約1年。在飲食上,我們應該避免接觸與蠅密切相關的動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