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擾素(IFN)是一種廣譜抗病毒劑,並不直接殺傷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過細胞表面受體作用使細胞產生抗病毒蛋白,從而抑制乙肝病毒的複製;同時還可增強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巨噬細胞和T淋巴細胞的活力,從而起到免疫調節作用,並增強抗病毒能力.70年代中期人們發現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身產生干擾素的能力低下,在應用外源性干擾素後,不僅產生了上述抗病毒作用,同時可以增加肝細胞膜上人白細胞組織相容性抗原的密度,促進T細胞溶解感染性肝細胞的效能.成人注射(2~5) X 106單位干擾素後,3小時血清中干擾素活性開始測出,6小時達高位,48小時基本消失.
目前可供臨床選用的干擾素種類很多.例如國產重組 IFN-α1型和IFN-α2型,進口的干擾能(IFN-α2b),羅擾素( IFN-α2a),惠福仁(類淋巴母細胞干擾素)及組合干擾素等等.各種亞型的干擾素-α(含α1或α2或α2a或α2b)療效近似;干擾素-β(IFNβ)也有相似效果,但它在肌肉組織中易被滅活.干擾素-β製劑進入血液後,穩定性差,確切療效尚在觀察中,但可作為干擾素- α的替代製劑.當前國內對干擾素-α各亞型製劑的活用較佳劑量為(3~5)X106單位/日,連續用1 周後改為隔日或每週3次,肌內注射,療程3~6月.
干擾素是一組具有多種功能的活性蛋白質(主要是糖蛋白),是一種由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產生的細胞因子.它們在同種細胞上具有廣譜的抗病毒,影響細胞生長,以及分化,調節免疫功能等多種生物活性.